3)第十四章 焰火与水渠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铸币令推测沛国可能官采铜矿,这我同意,但要说铜便是火器铸料之一,则是乱说了。”

  哈桑回应道,“都护曾经和我们谈起过沛人书,那沛人书中所说,沛国和周朝、都护府不一样,反倒有些像是乌苏拉。都护的话,我是听得很明白的。再说官采铜料,若是为了官家牟利,那还好想。只需要沛国的铜矿又多、又容易开采,沛铜才会便宜,卖到别国也才有赚头。可沛国是这样么?当然不是,否则沛人书里不会不写。可沛国不论花费如何,一定要把铜矿抓在手里,这是为什么?沛王权力只比得上执政官,他凭什么能说动国内贵人听他的?即便是都护,若是违背众议,强令开采一种没有好处的石头,都护府内也要骚动起来,更何况是沛国那种地方?用诺曼话来说,沛王不过贵族之一。那沛国能够上下一心官采铜矿,要么是因为沛国大营宫殿、城镇,要么就是因为铜矿是军国之器,要么就是获利不菲。获利不菲说了,不可能;而沛王不过是个傀儡,他哪来的胆子大营宫室城镇,不怕贵族废黜他么?那么,只能说铜这种东西,很可能是被军队拿去用的。”

  哈桑继续推测:“唐军也用铜,但都护府内从民间采办已经足够,并不太缺。沛人为什么缺铜,非得官采不行?很可能就是沛国的火器要用许多铜,即便花费钱粮人力再多,沛国也要咬着牙去官采。”

  最后众人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文书便将众人的议论集结起来,送交了都护府。

  另外的一份讨论,则是两个备官谈起的。

  其中一个备官,就是定伯陈粟的继子。

  他曾经在洛峡参加过沛使指挥的几次作战。

  这两个备官说,沛使专门安排了人看护火药,还告知了唐军士兵们要严禁明火,甚至连能轻易燃烧的木板、布匹都要隔绝。

  与春申地区使用皮囊存储火药不同,沛使选用的容器很大,还有‘定份’的说法――也就是会用丝绸或者细布将一份份的火药包裹起来,每一份重量都差不多大小。

  两位备官发现,在使用火箭弩机的时候,定份火药有点多此一举。因为不论如何定份,到最后捆绑到神武箭的时候,都会按照长弩的药槽大小来装药。

  沛使几次抱怨唐军送来的弩箭大小不一,说要是放在沛国,军器监是要掉脑袋的。

  两位备官推测:“‘定份’可能是沛使的习惯。沛使说过军器监会掉脑袋的事情,那么在沛国,火器使用应该已经有了规章定制。神武箭只是其中一种,而且是相当简单的一种—――沛使不是行伍出身,但改制弩箭却游刃有余,只能说这种东西在沛国相当普通,很可能是沛国在立国之后就开始使用的武器。这种火器在沛国的地位,应该属于都护府的弓箭、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