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8章 两圣论道,天理如刀!为往圣继绝学_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所见到的都是片面。

  如那溺水孩童。

  如那被地痞欺负的女子。

  有谁关心路过的人会不会游泳?

  有谁关系路人有没有家室?

  所有人只看到路人面对溺水孩童和被欺辱的女子,没有上前搭救。

  一念至此。

  无数人站在苏长歌这边。

  不仅因为之前对他就很是敬佩,更是因为这番话在理,也维护了所有人利益。

  “苏圣不愧为当世智者,洞若观火。”

  “道分阴阳,道德亦有坏处。”

  “听完苏圣之言,方觉道德治世之弊处,道德只能治己,不能治人。”

  “心即天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相比之下,苏圣的学问似乎要略高一筹,朱圣虽心存世人,所行之事却于世无利。”

  一道皆一道的声音响起。

  而此时。

  朱圣并没被苏长歌言语所说动,对方提到的可能他早就想到。

  “以天理治世,非是让人人都依照天理行事,而是以天理来约束本心,行事不违背天理。路人无力救之,可有违背天理?”

  “人力有时穷。”

  “只要不逾越天理,在其矩内,便可称得上善,能依天理行事,则为大善。”

  “善者无咎,大善者当彰。”

  “本圣设立儒教便是为此。”

  朱圣开口。

  他设立儒教就是为了维持道德治世,让人去监督、宣扬、表彰道德行为。

  “你的办法看似可行,但圣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百姓的悠悠之口你可管得住?儒生监督百姓,那么谁来监督儒生?”

  苏长歌继续提出自己的质疑。

  “天地自会监督。”

  朱圣出言道:“说来还要多谢苏圣,为儒道立心,使善者身具浩然正气。”

  “若有儒生胆敢欺压百姓,浩然正气便会瓦解,文宫亦将坍塌,有天地为鉴,只要循着失去浩然正气的儒生查下去就行。”

  此话一出,苏长歌叹了口气。

  “你这太过理想化。”

  “神州辽阔,郡县无数,乡村更是多如牛毛,如何监督的过来?”

  苏长歌开口。

  “事在人为。”

  “不做怎么知道做不到!”

  朱圣回答。

  闻言,苏长歌顿时语塞。

  好家伙,你这不是一言以蔽之吗?事在人为,你让我怎么接?

  这就跟我同你谈论一件事情的可行性,中间有哪些弊处,结果你说一句努把力,克服困难,这不就是盲目自信吗?

  也正是因此。

  苏长歌准备换个方向谈论。

  “行,即便你能做到。”

  “可你有无想过,天理是什么?三纲五常凭什么被定为天理?”

  “圣人之言,亦要结合他们所处的时代,而你所言天理,不过是你以为的罢了,然后便想以此加诸在世间百姓的身上。”

  “如此,岂不是以一人之心治世?”

  苏长歌开口。

  说实话,提倡道德不是坏事。

  弘扬大晋正能量。

  可将道德与天理挂钩,同时以自己的道德作为衡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