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18章 两圣论道,天理如刀!为往圣继绝学_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标准,这就过分了。

  就好比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不是打拳,而是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女人自然而然不满足成为男人的附庸‘物品’。

  当然,要是按朱圣这样走的话。

  社会很难进步。

  毕竟人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

  如果人人安分守己,墨守成规,世间将成为一滩死水,思想将被天理禁锢。

  也就在苏长歌说完。

  朱圣开口了。

  “这便是你刚才提到的第三点。”

  “理念之争。”

  朱圣幽幽一叹,瞥了眼下方百姓和台上的文武百官、太子赵炆。

  “这也是世人产生争执最主要的原因,就如你我一样,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谁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每个人行事都有自己的道理。”

  “你觉得我做得不对,我认为自己在做对的事,这便产生了矛盾。”

  “圣人尚且如此,况乎百姓?”

  说到这,朱圣继续开口:“苏长歌,你可曾读过墨子的尚同与尚贤?”

  “天下大乱,皆因人以己义,攻他人之义,以至于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百姓,皆是义不同者为仇寇。”

  “也正是这样,欲使天下大同。”

  “必先使天下百姓同义!”

  “此义非本圣之义,乃上苍之义,往来圣贤之义,天下百姓同之则大治。”

  话音落下。

  苏长歌陷入了沉默。

  没想到朱圣会说出墨家的道理。

  但转念一想又很正常。

  不管这人是朱圣还是董圣,两人既为圣人,必然通达学问。

  而这尚同和尚贤之念,也有一定道理,一个王朝想繁荣兴盛,自然要贤者执政,百姓全身心支持,社会各阶级同心协力。

  说白了就是普世价值观。

  为道德定个底线。

  给天下百姓做个参考,一旦行为越过这个底线就是不道德。

  不过,眼前的朱圣却显得太过激进。

  尚同、尚贤的理念没错。

  可你以儒立教,将天理,也就是将三纲五常那套道德学问作为普世价值。

  然后再以此强行否定他人的道义和理念,这就有些不讲道理,或许刚开始会有成效,可越到后面就越沉闷,天下再无新意。

  也正是因此。

  苏长歌自然要进行反驳。

  “我承认。”

  “推行普世义理有益于天下。”

  “尚同之理无错。”

  “但朱圣你却不该将它教条化,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否正确。”

  “应该由百姓通过个人独立思考来进行判断,而不是一味盲从,你所行之事,乃是以儒教愚民,禁锢百姓思想自由。”

  苏长歌开口。

  认可了尚同的理念,但不赞同理学的道德即是天理那套体系。

  “那你觉得当如何?”

  朱圣此时反问一句。

  毕竟挑毛病简单,只要一张嘴就可以,详情可以参考御史。

  “吾以为,为儒者当引导世人踏上正途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