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2章 沉默的大多数_文化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时候,易之的手腕一动,重新移动到空出来写标题的地方,笔尖一顿,就在纸张上写下了几个字。

  沉默的大多数。

  易之知道自己并非没有支持者,只是他的支持者都是沉默的。就像是《赞美》中一圈又一圈转在土地上的农夫。绝大多数的人民就是这样,除非到了最糟糕的时候,他们总是对那些斗争漠不关心,听着那些人叫嚣,而自己不过是沉默,颇有几分置身事外的感觉,却又身不由己地被不同的声音所裹挟。摇旗呐喊者总是忽视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的沉默。

  可是沉默者并不是真正的不存在。他们每一次的发声,都是在忍无可忍之后,掀起巨浪,在一声震动云霄的怒吼将天宫都崩塌之后,他们会再度陷入沉默,而其他人也渐渐忘记他们的声音,直到再一次的忍无可忍,发出怒吼。

  写下这篇文章的名字之后,易之的笔再度停顿了下来。他抬起脸,看向窗外,眼神中却空无一物,没有放入任何的景物。活动的眼球暗示着他在思考,纷杂的思绪取代一片空白正在他脑内旋转。他的手里捏着笔,钢笔的笔尖在纸张的上方虚画着,却没有落下去。半晌之后,他方才重新低头,在纸上写下了第一行字。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战败后寻求重新崛起的国家……”

  易之写得很慢,这一篇文章写给的不是那些同样有足够文化底蕴的人,而是更多并不会咬文嚼字的普通大众。这些普通大众,在阅读的时候会注意的是能够一眼就抓住他们兴趣的文章。一般的论述易之想写的内容类似的文章并不是一般人会主动去阅读的。所以,必须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抓住人的注意力。

  硬要说起来,后世的“标题党”就抓住了这个要点。耸人听闻的消息足够让人在第一时间下意识地往下阅读了。“有良心的年轻历史学家”们以一种天真可爱的思路想当然地评判历史,加上点阴谋论的私货,大受欢迎。毕竟大部分的人很多时候是懒于思考,根本不做判断,觉得看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就觉得这是真实事件的。可以毕竟真假分明,所谓“有良心的年轻历史学家”之所以会得到这样的名头,不过就是因为他们所编造的所谓真相秘闻,只要认真思考一二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比起耗费大量心机传谣的人来说,良心十足。而等到年纪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也会自动发觉问题所在,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如此驽钝。说到底,假的就是假的,总会被戳穿。

  易之倒不会想要造谣,只是觉得,抛出足够让人注意的消息,是不错的写作方式。作为抓住读者注意的方法之一,这一点还是值得借鉴的,所以他并没有像是之前一样苦口婆心长篇大论,反而在书写的时候一边写一边涂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