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_在年代文中被迫学习笔趣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赚了满盆钵。

  老爷子和老太太的直系子孙虽然遍布天南海北,过年都没回来,不过来宋家拜年的人却一点都不少,初三过后,老爷子家人来人往、门庭若市。

  叶小妹表示能

  理解,上辈子她爸妈只是有点小钱,各路亲戚对她都好得像亲生闺女似的,老爷子这个位置,对他饱含孺慕之情的晚辈子孙更是一大堆,除此之外,还有世交好友家的晚辈,老爷子以前的老部下等等,大家都赶着来拜年,宋奶奶一天得接待三五拨客人。

  好在他们并不都要留下来吃饭,大部分放下礼物,跟老爷子喝会茶聊聊天,就主动告辞了。

  @无限好文,尽在五块五毛

  当然今年多了一个环节,每来一批客人,宋奶奶都孜孜不倦的把叶小妹叫过来认人,有些提前知道的就送个红包,没准备的便笑着把叶小妹好一顿夸,宋奶奶都会很高兴。

  叶小妹也很满足,每天至少都能收一两个红包,还要啥自行车?

  她都恨不得住在宋奶奶家不走了。

  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宋奶奶家依然门庭若市的时候,叶小妹却不能再幸福的躲在家里收红包了,因为她差不多见完了宋家这边的亲戚,该去宋大哥的外婆家刷刷存在感了。

  去赵家的前一天晚上,宋爸爸和宋妈妈专门过来了一趟,跟叶小妹去宋大哥外婆家的安排有关,不过主要是商量她和宋清徽的婚事。

  这是叶小妹来北京这么久,宋妈妈第一次主动提起他们的婚事。

  本来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赵海兰同志那时就该领着叶小妹回去见她娘家的父母兄妹了,但她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当然不会上赶着带她回去了,说她鸵鸟心态也好,给叶小妹下马威也罢,总之赵海兰就是憋着不发话。宋家都是很“民主”的人,去的是赵海兰娘家,她不主动提这事,大家也不催她,宋奶奶乐得把小妹留在家里见见她这边的亲戚。

  然后一拖就到初六初七了。赵海兰再不回去拜年,就不是给叶小妹下马威,而是给她娘家没脸了,只能闷闷不乐的给娘家打了招呼。

  赵海兰回娘家容易,却不能就这样带着叶小妹回去,去之前总得把他们的婚事商量好,赵海兰是很讲究的人,不可能带个不清不楚的儿媳妇回去,所以连夜过来商量了。

  这种事应该是双方家长坐下来细谈的,奈何条件不允许,双岗生产队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宋爸爸宋妈妈也不能通过电话直接跟叶队长他们对话,于是作为唯一的叶家人,叶小妹就被允许坐在“谈判桌”上了。

  不过叶小妹基本上只是吉祥物,她插不上话,自己也不太感兴趣,主要还是宋清徽代为转达叶队长他们的意思。

  男方代表的宋爸爸表示:“这次你们回来得匆忙,家里就先不办酒席了,在小妹家简单办一场,等你们以后回城,再把亲家他们请过来,再热热闹闹的办一场婚宴,总得有一场是双方家长都在席的婚礼,是不?”

  宋英盛说到这里顿了顿,宋清徽也跟着顿了下,他本想说叶叔叶婶也是这个意思,他们家这边的酒席暂时不急,只是双岗那边怎么也得摆几桌意思意思,乡下地方稍有不到位的地方就容易惹来闲话。不过眼角余光突然瞥到叶小妹在旁边凑热闹似的瞎点头,宋清徽无奈的笑

  了笑,索性默认了叶小妹的态度。@无限好文,尽在五块五毛

  叶小妹当然不认为她是瞎点头,婚礼什么的她本来就不在乎。

  上辈子跟朋友闲聊的时候,她倒是大言不惭的放过话,有人想娶她,起码也要准备豪华游轮、古堡婚礼,这样才能让她答应求婚,可那会儿她压根就没想过真要嫁人。至于现在嘛,结婚就是她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途径,婚礼什么的就更无所谓了,还不如多吃斤块肉来得实在。

  再说了,宋大哥家的生活如此幸福,不但吃肉吃到尽兴,还有数不尽的红包拿,办不办婚礼,叶小妹都已经毫不见外的把自己当宋家人了,宋大哥这辈子都别想撇开她~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