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章 五则攻之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五国相攻,直下齐七十余城。然莒及即墨不下者,何也?”

  平原君道:“人皆以安平君攻守得法,力保二城也。”

  乐毅嗤笑道:“安平君虽智勇,但保即墨也,焉得保莒?”

  平原君道:“其道何如?”

  乐毅道:“凡城有必可守者,兵与城称也。城大而兵少,则守不固;城小而兵多,则费;二者相称,守乃固也。彼七十二城者,城大而兵少,故不固也。至于即墨与莒,城不过三里,兵不过万人,民不足十万,小大相称。故臣虽有十万之众,无能为也。”

  平原君似乎模糊地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急忙问道:“长平之守,小大不称乎?”

  乐毅道:“长平,山地百里,水道百里,山水之间百里,凡三百里,九万步,一步一卒,当九万卒。赵以十万守之,不为多也。然其地,守山则无能守水,守水则无能守山,前后不相保,左右不相应,虽设营布阵与敌野战,犹不可百里,况守之乎!彼以军三万,则相敌也;五万则破之矣!是故增兵至二十万,以应其急。秦攻山,守水者虚掷;攻水,则守山者虚掷。赵守三面,秦攻一面,是秦以一可当赵三也。纵能御敌,粮草倍于敌,兵倍劳于阵,何能继之?”

  平原君急道:“如此必败之局耶?吾兵五于秦,而无可胜之道,何也?”

  乐毅道:“是故兵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无五则守之之道也。”

  平原君道:“廉卿攻之,而未能胜也。”

  乐毅道:“何以攻之?”

  平原君也只是从廉颇的报告中得知一点消息,只能含糊地回答道:“附其壁而攻之!”

  乐毅很有兴趣地问道:“秦亦壁乎?”

  平原君在一道山谷前指划道:“秦壁于山前。”

  乐毅道:“其壁几何?”

  平原君道:“可四五十里。”

  乐毅道:“四五十里,旌旗相望,金鼓相闻。若有急,一日而至,左右相救也!但有兵二万,足以守之。”

  平原君道:“闻彼半以守壁,半以攻我。守壁赵军,不胜其扰。”

  乐毅道:“两壁相距不过十里,以少军攻之,正合用兵之道。而大军无所用其武也。”

  赵王突然问道:“若欲胜之,复当奈何?”

  乐毅道:“长平狭小,不利大战。若臣计之,当弃长平而守上党。其地开阔,山水相续,正用武之地也。吾以五敌一,战之必胜。”

  赵王道:“吾弃长平而退上党,若秦发大兵来攻,奈何?公孙起,人屠也,颇善野战,无人敌也。廉卿以壁垒阻之,犹可相敌;若平野相抗,吾恐伊阙之祸、华阳之灾而将复现矣!”

  乐毅于席中伏拜道:“未战而气沮,取败之道也。愿王奋之!”

  一句话,说得赵王面红耳赤,处处把息摆在被动挨打的地位,千方百计地不要挨打,打得不要太疼,从来没有想到要主动出击;出击一经挫败,立即退回壁垒中,哪怕拥有数倍于敌的兵力也不敢再战。凡此种种,都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畏敌!特别是畏惧白起!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