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林轩的表演时刻_华娱之粉墨登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些区域,士力架堪称妇孺皆知。我们做过市场调查,士力架在北米地区的认知度是%。也就是说,在米国和枫叶国,每10000个人里面,只有6个人不知道士力架是干什么的。”文森特·比尔说起士力架的市场数据来,可谓是如数家珍。

  “好的,那我就放心了。现在我可以说,科顿那个蠢猪做的“It’ssosweet,andenergetic”这句广告语就是一坨屎。既然在北米地区,10000个人里面,有9994个人都知道士力架的卖点,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再强调它?是为了让那剩下的6个人知道吗?”林轩铺垫了半天,就是为了说出这句话。

  “林,你不能这么说!MM巧克力豆‘只溶在口,不溶在手’这句广告语,你应该听过吧?很多广告专家都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优秀的广告语,原因就是它用最短、最有力的语言描述出了MM巧克力豆的卖点。‘It’ssosweet,andenergetic’也一样。”作为科班出身的市场营销精英,一直以来受的教育让文森特·比尔根本无法接受林轩所说的话。

  “OK,那请问,这句广告语是什么时候、在何等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林轩继续追问道。

  “这句广告语是1951年著名广告大师罗瑟·瑞夫斯为我们玛氏食品创作的。当时,MM巧克力豆刚刚从军用品转为民用品,我们需要一句绝妙的广告语让人们迅速知道它的卖点。”文森特·比尔快速的答到。他上大一时候,讲师就在课堂上分析过这个经典案例了。

  “可那是1951年的事情了!现在,在北米地区,有人不知道MM巧克力豆外面有一层糖衣,可以防止沾手吗?几乎没有!即使你们不再使用这条广告语了,父母们也会把这个卖点,告诉他们孩子的。因为,随着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它的卖点就会变为一种‘共识’,就像麦当劳卖汉堡包、肯德基卖炸鸡一样。”

  这些跨时代的认知,如果想让九十年代的人接受,就必须一步一步循循善诱的讲解。

  “不,你说的不对,广告展现给观众的,就应该是产品的卖点,因为……”文森特·比尔说着说着就卡壳来了。他突然觉得,林轩的话有点道理。“广告必须最大程度的展现产品卖点”这个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真理”,未必适合所有产品。

  “可是,如果广告不提现产品的卖点,那应该提现什么呢?产品的精神吗?”文森特·比尔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林轩看到文森特·比尔陷入了沉思,知道他已经逐渐接受自己的理念了。

  “文森特,我认为,当产品的卖点已经众所皆知时,广告的作用,应该是展现消费者和产品之间情感共鸣。”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