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9章 改制_这个武夫好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开始着手整顿政务。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废弃“城主制”,推行“太守制”。

  城主制是乾元朝得以夺取天下的关键制度,但城主制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弊端,包括城主权力过大,导致一州之地中,有时竟然会有多种声音,在面对灾害之时,也无法做到统一调度和令行禁止。

  曹肃推行“太守制”,之前在幽州已经实行过一段时间。

  这一次是在原先的制度上,再次完善“太守制”,将一州一城一县都划分的比较清楚,其中一州主政官员暂时还是以“府主”相称,毕竟朝廷还在,曹肃无法决定一州之主的称呼改变,但一城之主,则称之为“太守”,一县之主便称呼为“县令”。

  太守、县令主要是以政务为先,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但前提是要先报州官知晓。

  除此之外,还另设参军、都尉等地方军职,实施军政分离。

  曹肃的目的不是为了推行太守制,而是改进原先已经明显落后的城主制,使得治下的资源更加集中,更能够高效的运转。

  这整顿政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直到这一年的年末,这政务整顿才初步完成。

  在此之前,以荣太师为首的朝廷向曹肃发出了强烈的抗议,指责曹肃无故离开治所,是为谋逆之举。

  曹肃则怒骂荣太师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号召天下的义士共同举兵,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双方各打嘴炮,荣太师则派遣一路人马抵达了禹州地界,似乎与曹肃已有接壤之意。

  但双方也都没有动手,都十分克制的分隔在雒水两畔,没有轻举妄动。

  宣和五年的秋季,曹肃表奏朝廷,自担任镇北将军以来,北方数州平稳有序,立下赫赫功劳,自封前将军,自领了冀州府府主、光州府府主之位。

  曹肃等于是无视了朝廷,所谓的表奏,也就做做形式。

  天下间的有识之士都看得懂,如今的整个朝廷都名存实亡。

  于是南方众多诸侯也纷纷效仿,有封自己前后左右四大将军的,有封自己各种乡侯县侯的,整个天下的职位都一团糟,连前将军都有好几个。

  针对这种情况,曹肃在年末的时候,再自领了大将军一职,直接跨越到了整个帝国最有权势的高官位置上。

  曹肃做了大将军,等于是有了封将的资格,麾下的众多将领也都纷纷升官,像王猛便被曹肃封为镇南将军,统领光州,坐镇南方。

  ——

  宣和六年春,曹肃在冀州府外举办了盛大的祭祀活动。

  四州之地的众多武林宗门接到曹肃的邀请,纷纷来到冀州府外。

  其中以赤云宗、定天宫的两大宗门为这次活动的领头者,众多宗门代表参加完祭祀活动后,便在冀州府外等待着大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