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 人言可畏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消息叠加,让周绍范自己都产生了错觉,可能自己真的罪不可恕了。

  可是,每一样都是能说得过去的啊!

  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周绍范薅下一把头发,也没弄明白到底是哪里不对。

  “对了,听说周大将军的部曲五十人,正在庄上,听说是要打大虫。”

  一声冷笑从人群中传出:“你确定,真的只有五十人,真的是去打大虫?年轻人呐!”

  这藏头露尾的话,却立刻引起了纷纷的议论。

  这种话术引导并不如何高明,却真的有效。

  人心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人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所相像的东西,至于真相……呵呵。

  只是一瞬间,十五种版本的故事新鲜出炉,以次方的速度繁衍版本,轻易地传遍了晓月楼,再向平康坊、万年县、长安城次第传开。

  即便是亲耳听到这演变,周绍范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可笑,小时候阿耶周法尚讲故事,说到“三人成虎”,周绍范还不以为然,觉得是在胡编乱造。

  可是,今天亲耳听到编排自己的故事,以一种扭曲的迅速衍生版本,还都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周绍范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人言可畏。

  失魂落魄地起身,周绍范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晓月楼外走去,连账都没结。

  伙计想要拦住周绍范,却被荣娘子摇头阻止了。

  这一关,周绍范怕是过不去咯!

  就当是晓月楼做善事,提前为他送一程了。

  ……

  承天门前,魂不附体的周绍范跪在那里,身子随风轻轻摆动。

  一天一夜了,任凭哪位同僚劝说,周绍范也不曾起身,一头黑发变得花白,面容也迅速苍老。

  即便是知道周绍范跪在外,李世民也没有丝毫反应,言笑如常地与朝臣们商议朝政。

  没有态度,往往是最大的态度。

  大臣们退朝,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或劝慰、或摇头叹息离去,周绍范却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人仿佛被罩进了透明的笼子里,与外面彻底隔绝。

  宫门落锁之前,一名中年寺人摇晃着企鹅般的身子出来,怜悯地看了周绍范一眼:“韦贵妃亲口说了,无论如何,周道务她会抚养长大,日后一定是她女婿。”

  麻木不仁的周绍范终于有了反应,眼角大滴的泪水滚滚,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贵妃娘娘大恩,周绍范来世结草衔环相报!”

  结草的典故见《左传》,衔环的典故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深宫中,隐隐一声叹。

  即便身为贵妃,韦珪能做的也只能到这地步了。

  韦珪其人,虽然出身于显赫的长安韦家,却因为父亲的早亡、第一任丈夫李珉家谋反的牵连而苦不堪言,直到大唐建立,大赦天下才得以回归娘家,李世民破洛阳之后,因为需要结交世家门阀而娶了韦氏堂姐妹。

  武德七年,韦珪诞下临川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