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不要!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代也只能将就了。

  这道小吃,还算是灞桥的特产,据说汉高祖刘邦当年驻军霸上时,身边的薄姬(也就是后来的薄太后)尝过这道小吃,颇为喜欢。

  柴令武倒是真饿了,一口热辣的汤咽下去,经受风雪摧残的身子恢复了暖意。

  吃一嘴汤饼,细细品尝,一段段汤饼筋道、有弹性,配上肉香十足的臊子、辣辣的茱萸,当真让人胃口大开。

  李不悔她阿娘,也就是个三十岁的小寡妇,服纪期限倒是已经过了。

  可是,出现在柴跃家,不大合适吧?

  柴跃还是个鳏夫。

  待她收碗离开屋子,柴令武眼神怪异地看着柴跃,让他莫名心慌。

  “不是,庄主你听我说,不是你想的那样!我身上带伤,她是庄子里公推出来照料我的,毕竟两个儿子是大老粗,儿媳妇又不方便,怕被人笑话……”

  “李家娘子干农活、养牲口不行,就是一手厨艺凑合……”

  好吧,大名鼎鼎的扒灰皇帝还没有出生,此时的大唐道德观还是正的,大家很抵触此事。

  至于柴跃的解释,呵呵,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确有其事。

  反正不违反唐律,怕个毬啊!

  唯一的问题是,柴旦恐怕得叫李不悔同学姑姑了。

  ……

  民部考功司的议叙,其实就是走一个程序。

  张阿难亲自下去见证过的人,背景出身还如此显赫,功绩也足以服众,打一个上上又何妨?

  累计三年上上是优先提拔的依据,可你看看人家的出身,需要你刻意给上上吗?

  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倒是柴令武拒绝了这个评议,上上太招摇,自己又没有建立极大的功勋,一个上中足矣。

  可是,这不是让考功司为难吗?

  高俭漫不经心地踏入考功司,郎中立刻将难题抛给了尚书。

  高俭摆手:“多大点事?就上中了。柴令武啊,趁着这两日,赶紧把你家那点破事给办了吧。”

  柴令武出了皇城,转身走进平康坊,大步踏入晓月楼。

  荣娘子听到消息,碎步急促,来到柴令武面前,不安地行礼:“请少府原谅晓月楼未能及时介入,此事由万年县出面,晓月楼实在是不便。”

  柴令武的笑容很灿烂:“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倒是柴某有一事相求。”

  “柴某在长安所驻的时日不多,所以想于今天包了晓月楼,由荣娘子出面,代为邀请除太原王家的所有涉及商业的势力,今晚柴令武在此大宴宾客,如何?”

  明明晓月楼里处处炭火,偏偏荣娘子没来由的觉得身子发冷。

  柴令武如今算是自立门户了,可这小门小户的并不入各家法眼,要不是仗着荣娘子的颜面与烧刀子之名,怕是没几个管事肯来。

  没法张灯结彩,虽然没有明令办丧事,但突厥突利可汗、大唐顺州都督、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阿史那什钵苾于今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