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八章 贞观十一年元日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唱起了满满乡土味的花灯。

  “阿老俵,阿老俵,你要来滴嘎。”

  “耙耳朵,没得说,要给婆姨嘛洗脚脚。”

  “阿四阿尼个雀雀……”

  花灯这个地方剧种,起源及时间不可考,最早有文字记载是在明朝。

  这个剧种,喜欢的是真喜欢,不喜欢的是真觉得土,各花入各眼吧。

  花灯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柴令武唱什么都有一种荒腔走板的感觉。

  李明英被柴令武奇怪的腔调逗得咯咯直笑,总算顾忌明闵在一旁,没有太过失仪。

  柴旦他们是真吓呆了,谁也想不到柴令武还有这一手。

  侯德夫傻眼了,不是柴旦特意禁止的,都唱成耳朵流产的模样,唱《你莫走》,大家会不会躺板板?

  昆州折冲都尉梁恤大步踏入大都督府,将官驿八百里加急传来的兵部文书递到柴令武手中。

  梁恤也不明白,西南一带、昆州附近,似乎风平浪静,兵部为何八百里加急送文书过来?

  要知道,八百里加急是大唐最紧急的状态,一路换马不换人,以大唐1639个驿站的分布来说,换马不是问题,问题是驿丁完成送件任务后,身体差的可能会累死。

  其他人对兵部加急不了解,侯德夫却在耳濡目染之下,多少明白其中的分量,神情不由肃穆起来。

  柴令武挑眉,拆开了封皮,认真看了一遍,眉头皱了一下。

  “柴令武,是什么军情吗?”

  敢在这时候提问的,只有李明英了。

  明闵小声地提醒:“公主,军政大事,不适合问的。”

  柴令武收起了文书:“细节不能说,但大事件可以吹嘘一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高原上的吐蕃,其赞普,也就是国主,松赞干布把大论给杀了。”

  “大论,直白的翻译就是大相。娘·芒布杰尚囊在吐蕃将覆之际,尽起家族力量为吐蕃抵挡羊同攻势,吐蕃局势稳定后,松赞干布却杀了他。”

  “就这一点来说,陛下的胸襟远胜松赞干布,否则李靖早已人头落地。”

  所有人的眉头狠狠地皱了一下。

  在场众人,包括巴陵公主李明英在内,都不敢妄议李世民,也就柴令武这混不吝敢说了。

  虽然,话听上去还不错,却嫌僭越了啊。

  “娘·芒布杰尚囊”之死,对于松赞干布来说是更加的集权了,对吐蕃而言却是极大的损失。

  以娘·芒布杰尚囊的声望、胸襟,以及娘氏对吐蕃的支持,松赞干布如果再稳妥一些,给他一个如太师之类尊崇而无实权的职司养老,吐蕃的势力会更强大三分。

  不过,这也是柴令武以中原王朝的惯性思维衡量的,安知松赞干布不是故意以大论的人头,树立他至高无上的威望呢?

  别忘了,吐蕃还有一个苯教随时想干预大权,却为对父亲囊日论赞之死极为疑虑的松赞干布所警惕。

  出手,也未尝没有警告苯教之意。

  听到不关昆州大都督府的事,梁恤松了口气,拱手告退。

  至于说兵部为什么将这种文书传给长史,就不在梁恤的考虑范围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遥远的高原,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

  他们愿意杀成什么样子,与大唐何干?与自己何干?

  反正,吐蕃与大唐还隔着万水千山呢。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