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二章 牌坊_贞观泥石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学问么!

  这实在是一条奇怪的理由,完全没有逻辑可言,偏偏洛审行、洛镐就是这样认为的。

  即便是流民们共议,结果也是一致的。

  理由并不完全一致,有人认为柴家庄连赈济都那么大方,庄户的膳食一定更好。

  有人觉得即便回乡,也挣不到赈济这么好的膳食。

  有人觉得跟着柴令武,生病不用担心。

  当然,大家都默认,柴令武的规矩略大。

  柴刀去了宣阳坊万年县衙门,将司户与几个民曹吏员带到清明渠旁,让他们给流民入户籍。

  安化门外虽不是万年县的地界,但柴家庄归万年县管啊!

  司户让民曹吏员录入卷宗,一脸严肃地对柴令武说:“博士应该知道,柴家庄核定给谯国公的实食邑是三百户,所以之前柴家庄再怎么挣钱,万年县也只收了赋。”

  “这百来户人家,入了柴家庄,万年县就要收他们相应的税赋。当然,因为受灾,今年下官会免除了税赋,明年却断不可少。”

  柴令武也对大唐的租庸调法有些头疼。

  还是河州那疙瘩好,管你多少人,都有地分。

  “租,粟二石。可是,柴家庄四周都有村庄,哪里还有多余的地分给他们?所以没了。”

  “调,按户收麻布丝绢,这个没问题。”

  “庸,二十日劳役或等量的丝帛。这个好说。”

  “关键问题是,他们在我开的作坊里做事,即便是计算税赋,也只能按工钱征税,可不能按作坊成品算。”

  柴令武不是明星,不偷税漏税,也不代表他不会合理避税。

  这一进一出的,差好多好吧?

  司户有些头痛。

  柴令武的说法,明显是在钻空子,挖大唐的墙角嘛。

  偏偏司户还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

  唉,明明是为了从权贵们手里多攫取税赋、为平民百姓减轻负担的租庸调法,怎么到了最后,却从权贵们手上捞不到钱,只能继续往苦哈哈的小民身上刮油呢?

  柴令武微哂。

  司户还是年轻了啊!

  无论在哪里,关于税赋的立法,看似完美到无懈可击的法令,背后都有让内行人瞠目结舌的漏洞。

  毕竟,法令的制定者,多数是既得利益者啊!

  他们又怎么会从自己身上剐肉呢?

  ……

  得知柴令武将所有流民接纳进柴家庄,雍州上下都吐了口气。

  难得柴令武良心发作啊!

  雍州治中安稳幽幽地开口:“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柴令武一开始就是奔着收他们为劳力去的?”

  别驾伏雄眼皮子都没抬:“就算是,你也得感恩戴德,人家可替雍州解决了一个麻烦。另外,各位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安稳一个哆嗦:“别驾莫吓我。”

  伏雄长叹口气:“你知道这帮流民是怎么来的吗?鄜州。那么,鄜州的义仓呢?”

  安稳眼睛瞪得溜圆:“难道他们敢把义仓搬空了?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