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派人探望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为知州,其他人也多可以做通判之类。文坛上,谁不认识几个擅长书画的人?如杜中宵这般,除了做官,其他本领一切皆无的人,实在并不多见。

  饮了一杯酒,杜中宵道:“胜州这里,说起来城中有数千户人家,其实平常百姓占几分?说句难听点的话,现在城中的百姓,一大半都是为衙门做事,于普通城市来说甚不寻常。转过年来,要想办法吸引内地的人过来,把市面繁荣起来。百姓们做得好了,就可以把衙门撤掉,清点市面。”

  录事参军戴庄道:“节帅说得有道理。不过,这里新辟之地,地又严寒,急切间只怕没有人来。”

  杜中宵道:“只要有钱赚,还怕没有人来?我看来年,可以拿出几万贯钱出来,吸引人来。”

  几个人不好说什么,一起称是。

  杜中宵又道:“除了作画,还可以印书。我们这里有印钱引的机器,甚是先进,可以用来印书。西边的党项,向来信佛,一向要大量经书,可以印来卖给他们。而且不只是党项,西边的西域,向来称那里是佛国。如果印些好卖的佛经,卖到那里去,两全其美。”

  司理参军张唐英道:“这是好事。胜州城里,事情不多,官司更少,但关于佛经的官司,这几个月还真审了不少。一册印制精美的佛经,在蕃人那里可称传世之宝。”

  杜中宵道:“就是如此。你们回去想一想,有什么认识的人才,在内地不得志,可以来这里。”

  几个人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着人选,一边喝酒聊天。

  杜中宵自己百无聊赖,看着外面飞舞的雪花。连阴了几天,终于下起雪来,杜中宵突然想家了。自去年到河曲路,在这里待了将近一年,忙的时候还不觉得,这几个月闲下来,就总想起家的样子。

  他乡再好,终究不是家乡。不知家乡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韩月娘收拾好包裹,交给小青,道:“官人在塞外,一去经年,也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子。虽然时时有书信回来,信中说一切都好,哪个知道到底如何?边地为官,家人不得陪伴,这日子着实难熬。以前在随州的时候,我嫌住在那里事情太多,难免厌烦,现在看来,还是住在一起的好。你带着衣裳,代我到胜州去,多陪一陪官人。”

  小青低声答应,接了包裹过来,站在那里不说话。

  韩月娘看着窗外,不知想起了什么,怔在那里。过了好一会,才道:“坐上火车,直到京城,而后转车去胜州。路上虽然不近,想来也不会太远吧。”

  小青道:“夫人,小的打听过了,路上要走好几天呢。”

  “哦,要这么远的吗?”韩月娘随口回答一句,自己也未必意识到说了什么。自从有了火车,来去方便,突然间对外面要走几天就觉得远得不得了。

  这些年杜中宵在外地为官,除了在火山军几年,与自己离得并不远。年轻时不觉得,现在渐渐人到中年,突然就觉得离不开了。此次杜中宵到河曲路,走时匆忙,两人未见一面,没想到就一年多了。

  看着窗外一株腊梅正在开放,旁边有些冰碴,阳光下却没有蝴蝶,韩月娘叹了口气。

  小青抱着包裹,顺着韩月娘看的方向看去,却不见什么,只觉百无聊赖。

  过了一会,韩月娘清醒过来,道:“我打听过了,晚上有车去京城。一会你坐车去许州,应该是误不了的。路上带着两个小厮,还有两个使唤丫环,有什么事让他们去做。”

  小青答应着,看着窗外的红花黄花。

  最近这几年官人在随州,通了火车后夫人常常回来,并不在那里长处。还以为他们感情变淡了,却没想到这次真正分开,突然间又想了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