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各有各烦恼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前年才行成,现在还不能大规模使用。

  十三郎军中十人以上用一匹马,他能保证训练就非常不容易,其他不能想太多。

  喝了会酒,姚守信道:“其实现在这个样子,最难的是我炮兵。有铁监在那里,军中炮不缺,从上到下,几乎一应俱全。虽然虎蹲炮之类,分到了步兵营中,管理和作战章程,却依然是我们编写,平时也要经常巡视。至于旅以上用的大炮,那就更加复杂了。都说炮兵中的使臣和效用多,但以前却没想到会跟骑兵有一样的编制,哪里会想到这么多人?现在看来还是人少了。”

  赵滋道:“罢了,人少又如何?现在军中有学校,各类技术兵种,教头、教师一应俱全,选人去学就是。我们这些步兵,设什么一二三等兵,还要求有一定数量的效用,才是真难。”

  姚守信摇着头笑:“都监,你们一样有学校,还有专门教导的军队呢,有什么不好学的?倒是炮兵可不那么容易,几年时间,能学的人基本都选出来了,军中再难选到人了。惟今之计,只能从驻军所在的州军选人,还不知道有没有人来。”

  十三郎听得不耐烦,道:“你们说来说去,都是小事。我骑兵呢?骑兵可只是骑马打仗,身体是有要求的。九营的编制,营田厢军满打满算,除了被你们选走的使臣,效用,全部选一遍,也只有五千人的样子。剩下的人,我到哪里找去?这里是京西南路,已近荆湖,不是沿边三路,哪里有人来?”

  说完,举着杯子只是跟几人喝酒。

  骑兵确实最难,不但是没有马,骑士也有要求。厢军本就是被禁军拣选过的,要求放低,十个人里面也选不出一个骑兵来。来到京西路数年,以前的少年很多都长大了,而且日子丰裕,身高明显比父辈们要高一些。饶是如此,十三郎的骑兵还是差了近一半,他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补足。

  步兵的编制改变最大,杨文广和赵滋两人非常不适应。但其实他们人员不缺,还有富余,只要按前些日子的拣远结果,把编制补足即可。至于缺的使臣和效用,反正有学校,选优秀的人去学习就是。倒是炮兵和骑兵不易,人员缺就是缺,想补也没有兵员,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

  骑兵给在身高和体力,这是硬条件,选不出来就是选不出来。除了普通骑兵,铁甲骑兵缺人更加厉害。有铁监支持,杜中宵按着军中编制,早就制了铁甲备在那里,还有富余,但没那么多人穿。达到铁甲骑兵要求的马匹就更少了,这几年选来选去,也就是能组成两三百人的规模。

  炮兵则要求智力,同样没有办法。不是办了学校,人进去就了就能学出来。营田务教育还没有大规模普及,要学成炮兵,既要能够读书认字,还要有学书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