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4章 种地一条龙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了。能用收割机,不只是提高效率,多种地,还能在最关键的双抢时节,尽快把粮食收获,从而种下一季作物。缩短了收获时间,稻麦轮作的地域就可以大大向北推进。现在稻麦轮作主要集中在两浙两淮,是因为那里比较温暖,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的时间相对较长,收获播种两不耽误。时间缩短,中原很多本来赶不及的地区,也可以一年两季了。

  杜中宵并不知道,历史上收割机就是从马拉开始的,结构基本如此。他只是把印象中的收割机尽量简化,做成了这个样子,反着推回去,回到了收割机最开始时的样子。蒸汽机带起工业革命,从而促进了钢铁工业大发展。反哺回农业,大量的农业机械都是在蒸汽时代出现了雏形。

  一个小旋耕机,一个马拉的收割机,让四位知州非常兴奋。本来他们想从铁监买的农具,不过是锄镰锨之类,却不想还有这种稀奇东西。如果用得好了,天下农人都受益。

  收获了自然就是铡切,把麦穗跟麦秆分开,可以省却无数力气。铁监制的铡刀,看着寒光凛凛,有些吓人。整个刀片都是钢铁,可不像有些地方木头包个铁片那样寒酸。

  跟在后面的,是水稻打谷机。人力蹬踏,带动一个大木斗里的铁齿旋转,把伸进去的稻禾上的谷粒脱出来。下面还有一个风机,把碎草吹到一边,稻谷落到下面的器皿里。

  现在打谷,同样是这样一个斗,用人力摔打,而后借助风力清选。这里用铁齿代替摔打,明显省力了许多。更特别的是下面的风机,几个叶片旋转,吹出风来,极是方便。

  这是铁监高炉鼓风用蒸汽机的副产品。不用蒸所机,杜中宵也想不起旋转的风机,用人力的时候还是用的风箱。用蒸汽机,自然是这叶片旋转的风机更合适。这思路一开,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

  打谷机的后面,是碾米机。这时候的米多是舂出来的,或用水力,或用人力,随吃随舂,其实很方便。谷子可以长时间保存,米则不可以,对于家庭来说,这机器其实没什么用处。但铁监人口众多,食堂靠人力舂米过于烦琐,便制了这机器出来。同样是靠人脚蹬,用一组铁辊碾米。这机器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军中可以携带,大米做军粮方便多了。

  依杜中宵的想法,还要制出小麦脱粒机来。可惜按着印象中的结构,试验了多次,总不成功。哪怕是铡了之后,只从麦穗上的脱粒,漏脱的也是极多,根本不能使用。或许要等以后,做出大型用蒸汽机带动的来,一次一次复脱,才可以使用。

  这里展示的农具,从耕种到收获,包括田间管理,一应俱全。如果有员外愿意下本钱,把这里的机器买一套回去,就可以建处农场。实际上铁监就用这些农具,在附近建了一处两千多亩的实验农场,专门试验各种农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应改进。对于铁监来说,很长时间要靠这些赚钱。

  从头到尾看完,四位知州站在中间,看着棚子里整整齐齐的农具,一时说不出话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