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 不许看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没有钢精。

  这个时候,就显出坩埚制钢法的好处了。直接使用生铁,跟这些纯净的熟铁一起,制成中高碳钢的工具钢,消耗极少。所以坩埚制钢虽然成本较高,但与一般的加工方法比起来,还是有利可图。

  现在最流行的,其实是灌钢。就是利用生铁的熔点比熟铁低,密封后加热,生铁先化,渗进熟铁里面,从而达到提高碳含时的目的。钢本就是碳含量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的铁,生铁熟铁两者结合,刚好能够炼成钢。这是最盛行的方法,军中的刀剑,多是用此法制成。

  杜中宵在永城的时候,还试过另一种方法。就是用熟铁打制成农具,而后熔化生铁,淋在制成的农具上,而后淬火。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用得久了,刃部的钢被磨掉之后,可以很容易地修补。用淋生铁的方法制成钢刃口,是成本最低、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坩埚钢制成高等的工具钢,灌钢则是大批量刀剑使用的中等钢,熟铁刃口淋生铁,则制农具等价廉的铁制品。对于大通监所产的铁,杜中宵早已经规划好了用途,只是推广还要时间。

  杜中宵吩咐匠人,把制好的钢带放到炉火上,重新烧得暗红,而后开动一边的钢辊,一片一片放了进去。钢带被钢辊带动,缓缓前进,依照钢辊之间的缝隙,慢慢被轧成厚度均匀的钢板。

  陶十七跟在杜中宵身边,看着钢板成形,笑道:“真是神奇!这么一会功夫,那边的生铁便就成了这一块一块的钢板。不过,官人,这些钢板要来何用?若是打制锄头、铁锨,钢条就足够了。”

  杜中宵笑道:“一个简单的用处,可以用来制作盔甲。对了,这几日怎么不见十三郎?他的身躯长大,又一把好力气,打一副钢甲穿着,必然威猛。”

  陶十七道:“自到了大通监,便依官人吩咐,与陈勤一起四处查看。这里群山联绵,好多冶户都在山里,这么多日子都没有查完。——官人,若是这能制钢甲,给我也制一副。”

  杜中宵听了就笑:“你的身板,穿得起来么。”

  这些钢板厚度均匀,已经可以利用那边的水利锻锤,制作钢甲了。若是有心,就是制成杜中宵前世电影中看见的,西欧后期的那种全身板甲也是不难。不过宋朝的对外战争规模,和军中战马情况,没有必要就是了。性价比远不如部分钢甲,加上大量装备来得划算。两军对阵,三千精锐骑兵,可比三百板甲骑兵有用得多了。宋朝对契丹和党项,都是大规模战争,枪炮比板甲重要多了。

  看着一块一块钢板成形,杜中宵出了口气:“有了这些钢板,大通监的铁便就有了出路。天下事无钱不行,有了钱,其他产业才能兴旺发达。现在河东路,最缺的就是钱啊——”

  陶十七不在其位,也不关心那些,只是看着这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心中欣喜。跟在杜中宵身边数年,已经习惯了见他化腐朽为神奇。大通监的铁人人发愁,杜中宵来了不多日子,便就看见了出路。

  孙承平带着三个儿子,到锻铁的这边略看了看,便就回到炒钢炉那边。锻造对他们来说,太过了高端了些,以自家实力,还接触不到。孙承平做人实际得很,没用的东西,看了白看。

  正在这时,那边山上转下来陈主管和牛主管两人。他们听说了这边自己炒钢,并不介意。不过到底是同行,听说今日开炉,相约了一起过来看看。这是附近常有的事,倒不是有意来看。

  一过了河,看见趴在地上的三座炒钢炉,牛主管道:“作怪,这里的炉子怎么跟我们的不同?”

  陈主管也觉得奇怪,急忙拉住牛主管的袖子,道:“走,我们赶紧过去看一看!”

  孙承平正弯着腰,看匠人从出铁口取铁水出来,一边的大郎猛地位他衣角:“阿爹,那边陈主管和牛主管来了!我们许多辛苦,这炉子可不能被他们看了去!”

  孙承平猛地警醒过来,直起身道:“可不是,被他们看去,我们不是白辛苦了!我去截住他们!”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