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畏难的营田军队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猛兽多,却没有瘴气。不是不能住人,不过要开田出来,实在千难万难——”

  谢能不屑地道:“无非是把荒地耕出来,种上庄稼,又难在哪里?京西路营田,开出来的一两年就都是好地,那些营田厢军不知多么快活!”

  陈超连连摇头:“指使,荆湖与京西可不同。你道以前营田,为何只到襄州?因为再向南,就多河湖,沼泽遍地,营田就难了。可不是把荒地开出来就可以了,那里要先排水,重修河湖,才能够开出能种庄稼的耕地。京西路许多地方种麦,荆湖不同,那里只能够种稻。”

  谢能听了不信:“天下间有什么地方,那么多水泽?便如开封府,向称水涝,也不过是夏天的时候雨水排不出去,过不几天自然就消了。荆湖两路,难道比开封府更加水涝?”

  陈超连连摇头:“哥哥,不是一回事,怎么比较?你听没听过,古时有云梦大泽?云梦泽说的就是荆湖,那里的河道纵横交错,湖陂一座连着一座,开封府怎么比?”

  谢能和楚南峰两人对视一眼,有些不信。他们自小长在开封府,出外作战,不是河北就是陕西,比开封府更加干旱。河湖遍地的地方什么样子,可想象不出来。

  都堂,李参与向综、冯文显和王罕拜见宰执。见过之后,他们就要坐火车到江陵,向后南下。

  王罕是王珪的叔父,年纪最大,须发尽白。行过礼后,与其余人一起落座。

  文彦博道:“荆湖路产牛,已经命转运使司和所在的州县,从民间收买耕牛。你们南下,经过叶县的时候,下车去铁监走一走。与他们商量好,要哪些农具,多少数量,提前早早制造。地方营田,一少不了牲畜,再一个就是要有耕牛。种子由转运使司调拨,南方地暖,端午的时候可以种稻。”

  李参拱手:“多谢中书想得周全。只是现在已经四月,到端午节,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今年能种多少,着实是难说得很。今年去营田的人,口粮还要仰仗朝廷。”

  张方平道:“可以从江西路和两浙运粮过去,今年的口粮不必发愁。不过,今年大半年,你们可以及时平整田地。到了下年,口粮就要自足了。”

  李参拱手称是。

  王罕道:“澧州、鼎州、潭州,地近蛮山,多有蛮乱。大军前去,虽然只是营田,必然还是会引起蛮人猜忌。一有蛮乱,又要平乱,又要种田,口粮自给也不容易。”

  韩琦道:“有了蛮乱当然是另外一回事,朝廷自会酌情给予钱粮。虽然不再属于禁军序列,平蛮时的军功依然会被计入,赏赐一切不少。这一点你们尽管放心,到荆湖营田,只是那些禁军将士不适合再在禁军待下去,钱粮不会少,该有的一切都有。”

  杜中宵道:“因为营田,所以去荆湖的军队转为厢军,只是编制如此。圣上恩准,钱粮待遇一切不变,禁军出来的将士到死都不变。你们可以晓谕将士,去两湖营田,总比到前线打仗容易多了。”

  王罕道:“两湖地区一下多了几十万人,不是小事。后续心起波澜,朝廷应该早早做好准备。前年还有蛮乱,此次大军去了,只怕蛮人还会生事。还有,三州营田,必然要与蛮人有冲突,该如何?”

  杜中宵道:“凡是营田地域的蛮人,一律编户齐民。他们可以依然种田,也可以入营田务种田,悉听自愿。营田务和这些地方的蛮民,免三年赋税,不听者依律治罪。”

  王罕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平蛮乱是安抚使的职责,他要问清楚朝廷政策。以前荆湖两路很少设安抚使,都是由转运使兼管。此次营田,必然与蛮人冲突,特设了安抚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