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4章 祭拜孔庙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朱标唤过身边的锦衣卫。

  一脸肃穆的说道:“通知山东地界的各级官员,此番前往孔庙祭祀,一定要穿着得体,虔诚叩拜,万万不可出什么乱子!”

  锦衣卫悄然退下。

  然后叫过几个帮手,快速的骑马扬长而去。

  远远的卷起了一阵尘土。

  朱雄英眯着眼睛,看的直发神。

  心里头却是颇为不认同的,摇了摇头。

  一个劲的暗想着着,这封建社会的人儿。

  就是规矩多,既带个孔庙,一定要弄得仿佛像登基大典一般的隆重和正式。

  祭拜孔庙的前一天,要隆重的沐浴更衣,还要拿一大堆的香料来薰自己身体。

  这样确保自己祭拜孔庙的时候,不会有什么污秽肮脏的恶臭和不洁。

  各种祭拜礼仪和程序,简直是堪称繁琐之极。

  直到负责礼仪的官员过来向朱雄英详细讲解祭拜孔庙的一些规矩和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时,才让朱雄英更加的头疼。

  文庙祭祀大典起始于春秋,汉代时就成为为国家公祭活动,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传统的文庙祭祀大典时间是每年春、秋仲月(农历二月和八月)的上丁日。

  因为二、八月也是新生入学的时间,所以,此时举办文庙祭祀大典也是对新生尊孔崇儒教育的大好时机。

  文庙祭祀大典有严格、规范、复杂的议程。由于时代不同以及地域不同,祭祀大典的议程也略有不同,一般要有九个仪程:即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燎等。

  首先,大典要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谁担任主祭官、陪祀官、分献官、通赞、引赞、鸣赞、读祝生、乐舞生等。明清时,大典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如读祝1人,典仪2人,引赞10人,拂拭7人,陈设11人。彻馔11人,监宰2人,瘗(yì)毛血7人,奉帛9人,执爵9人,接帛9人,接爵9人,司盥洗3人,司尊1人,司乐1人,司班次2人,司大榜1人,司香烛6人,司饮福2人,司受胙2人,集禧1人,司涤祭器2人,工歌8人,奏乐40人,舞36人等。

  其次,大典要准备好祭祀用品。正式祭祀日的前两天,担任祭祀的主祭、陪祭、分献等官员要穿戴朝服,亲自到文庙视察准备工作,监视祭祀时用的牺牲,然后到文庙大成殿台阶下,行一跪三叩首礼。

  再次,参加祭祀大典的官员要斋戒两天。官员办公场所要设立斋戒牌,做到“不饮酒,不食蒜薤(xiè),不吊丧问疾,不听乐,不理刑,不判署刑杀文字,不预秽恶事”等。由此可见,文庙大成殿释典礼在地方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文庙祭祀大典主要程序为:

  正祭日黎明,分献、陪祀等官员穿戴朝服进入两旁门,依照次序站立。赞引官引导承祭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