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章 大孙,换工作吧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有些居高临下的走到朱雄英面前,有些铿锵有力的说道:“咱的儿子培养了二三十年了,就算是现在直接让他坐上国君之位……”

  话音未落,吓得太子朱标直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一时间磕头如捣蒜:“父皇,万万不可如此啊,孩儿经验尚浅,正须得向父皇,多多学习治国理念,更何况父皇如今春秋鼎盛,岂可轻言如此禅让之事!?”

  有些好生没好气的鼻孔冷哼一声,朱元璋满脸不悦的说道:“咱说话的时候你能不能不要插嘴!?”

  哦了一声,太子朱标有些尴尬的低下头去,默默的站立一旁。

  重新整顿一下心绪,朱元璋有些一脸严肃地继续看了看自己的孙朱雄英,满脸的语重心长:“大孙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哪,咱好不容易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帝国,自然是想看着它源远流长,万世不灭,你父王不说什么唐宗汉武,可至少做个守成之君是绰绰有余的,可咱就是有些担心你,你性格天资聪颖,又向你父王一般有一颗菩萨心肠,这是好事儿!

  可治理国家,光靠这两样东西可是不行的,皇爷爷今日就要告诉你一句话,两个字!你要给咱听好了!”

  皱了皱眉头,看着那皇爷爷朱元璋一脸语重心长的表情,朱雄英有些认真的点了点头,表示你尽管说,我绝对听话的样子。

  满意的笑了笑点点头,朱元璋有些宠爱的牵过朱雄英的小手,将他拉到御案桌子边上,指了指御案上一本本奏折,随意的抽开一份奏折,打开看了看,指着那上面的一大段文字问道:“大孙,你可知道这是啥?!”

  朱雄英有些吃力的踮起脚尖,将小脑袋凑过去那奏折上仔细看了看,只见上面写的是一桩案件,大约写的是:

  据地方官上奏。

  山东日照有一人叫做江伯儿,因其母亲病重,割肉喂母,还曾向上苍发誓:若母亲病好,则把三岁的儿子杀死祭祀泰山。结果母亲病好后,江伯儿果真杀儿祭祀。

  而这些地方官觉得,其孝心感天动地,实乃天下之楷模,愿吾皇给予表彰。

  朱雄英顿时觉得头皮有些发麻,杀儿祭祀,在后世看来,何等的荒唐与令人发指!?

  为何这些官员还敢拿着这么一件荒唐事儿,写着这奏折,让朱元璋下旨表彰!?

  想了想便有些释然。

  毕竟古代封建社会的人们思想,和后世现代思想有着巨大的出入!

  这件案子和二十四孝里头的郭巨埋儿奉母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也难怪这些地方官敢拿着这件事申请皇帝下旨表彰。

  毕竟封建社会的二十四孝,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很重的影响力。

  这一些一个个的零散故事。

  都是历朝历代的榜样。

  但真正集合成二十四孝一书,却是在元代。

  二十四孝成书于元代作家郭守正。作为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