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章 决战北海(十)_铁十字军旗永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汤姆表弟”同英、日一样,也是从一战前就发展航军航空兵的,但汤姆表弟不像英国那样,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选择双翼机作为舰载机轰炸机,他们早在1934年就对自己装备的MartinBM-2和GreatLakesTG-2不满,并向各大航空制造公司招标新的飞机,最终道格拉斯公司大湖公司都提交方案并在得到海军允许的情况下各自生产了一架原型机,分别是的全金属下单翼的XTBD-1和布质蒙皮双翼的XTBG-1。

  大湖公司虽然之前与海军进行过合作,但他们的XTBG-1原型机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对比即将被淘汰的TG-2,XTBG-1重要的革新就只有采用了全封闭式的座舱和可收放的起落架。

  除了难看的外形和注定要被淘汰的落后结构,XTBG-1的性能同样不能让人满意——它的最大速度297公里/小时,升限5,000米。

  除此之外,更要命的是该机虽显得又大又重,但飞起来却十分地不稳定,根本不适合担任鱼雷轰炸机这一角色。

  于是,美国海军部毫不意外的将目光投向了外形前卫、性能也优于XTBG-1的XTBD-1,道格拉斯也由此成功打败了太湖公司。

  1936年2月3日,XTBD-1被海军赋予了TBD-1的正式编号,但直到1937年10月5日,第一架TBD-1才被正式交付给了一线作战部队——CV6“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所属的VT3鱼雷轰炸机中队。

  而美军主力舰载轰炸机SBD同TBD-1一样,都是由道格拉斯公司研发的。

  同样是1934年,为了统一杂乱的俯冲轰炸机型号并进一步提升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力,美国海军航空局向航空界公开招标新机型。

  不同于舰载鱼雷轰炸机,海军航空局招标新型俯冲轰炸机的消息一出,就引来了布吕斯特、马丁、沃特和诺斯罗普等多家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

  但当时大多数的飞机制造公司都认为双翼结构的舰载机是最适合美军航母舰队的,因为双翼结构低速性能好升力大,能在跑短狭短的航母上轻易起飞。

  但有一个人不这么认为,他就是诺斯罗普航空公司的创立者,约翰·诺斯罗普。

  他认为,航空母舰对飞机起降性能的要求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苛刻,只要设计得当,速度较快的单翼飞机也能够轻易在航母上起降。

  经过一番对比,海军看中了诺斯罗普的设计方案并要求他制造出一架原型机——XBT-1,但同时要求沃特公司同时设计一型金属下单翼飞机用以备选,这也就是后来的SBU-2俯冲轰炸机。

  1936年9月18日,海军正式认可了XBT-1,并以BT-1的编号订购了54架生产型的飞机,主要装备“约克城”号上的VB-5舰载轰炸机中队和“企业”号的VB-6舰载轰炸机中队。

  出乎意料的是,这种被寄予厚望的新型飞机却在服役时暴露出了操纵性方面的严重缺陷:飞机在低速时垂直方向的稳定性会变得非常糟糕、气动翼面的效率也大为下降,这在飞机着舰时是十分危险的,此外,飞行员在紧急加大马力时飞机还有剧烈的横滚倾向,这些缺陷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坠机事故。

  一系列的事故,让海军开始对BT-1失去信心。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