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7章 着陆火星_我,黑科技大佬,开局制造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人员和技术资料到位,新型宇航服的研发和核聚变航天器改进计划也正式开始。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

  太阳系中,一颗火红色的行星之外。

  一个看起来非常小的光点正在不断地靠近着。

  夸父一号,即将抵达火星!

  之后,夸父一号将会短暂着陆,放下四个个名叫‘天问’的探测火星车。

  ‘天问’号机身长三米,宽米,高两米,大小和一辆suv差不多,设有太阳能电池板。

  在它的‘脚’下有6个车轮,前两个车轮和后两个车轮能够独立转向,使它能够在原地转弯三百六十度。

  车轮举架设计,可以让它成功面对大部分地形而不会翻车。

  机身上携带的各种探测设备和摄像头牺牲了它的速度,在火星上跑得最快时,速度能达到10米每秒。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天问’会不断地通过‘墨子’号量子卫星向蓝星传回拍摄画面和探测数据。

  而夸父一号则会在收集一部分样本之后再次起飞,在高空中完成为期一天的火星地貌勘测。

  此时,夸父科研基地总控室中的所有人都在盯着夸父一号传回的画面。

  距离火星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夸父一号已经开始减速。

  火红色的行星不断地变大,两颗天然卫星已经近在咫尺,科学家们的情绪也变得十分激动和忐忑。

  夸父一号具有蓝星最先进的摄像设备,传回的画面无比清晰,人们甚至已经可以隐隐约约看到火星表面的地貌。

  人类探索火星的历程是坎坷的。

  作为太阳系内最接近蓝星的行星,人类自从发展航天科技,就从未停止过探索火星的步伐。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向火星发射史上首枚探测器,但这枚探测器连火星环绕轨道都没有到达,就壮烈牺牲了。

  接着,第二枚,第三枚......

  人类一直失败了四十多年。

  终于,在九十年代末,漂亮国的火星探测器完成了第一次成功登陆,虽然仅仅工作了两天之后就成为了一堆废铁,却也是人类探索火星历程中的一次巨大进步。

  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各国先后成功将探测器送上了火星,受到技术限制,这些探测器传回的画面很模糊,遇到各种地形的考验后,也‘阵亡’了大部分。

  ‘天问’系列火星车的配置相较于以前的火星探测器简直是豪华,次一级宇宙合金外壳,符合运动学原理的动力系统,还有各种精密仪器......

  火星的直径为蓝星的一半,其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与蓝星相近,而公转周期则是蓝星的两倍时间。

  火星与蓝星具有很多相似。

  在蓝星上的一天是23小时56分,火星是24小时37分,二者有着几乎相同的昼夜。

  蓝星的轨道面和赤道面的夹角是23度27分,火星是25度11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