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6章 美英先沉不住气了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以华夏和美国两大巨头为核心的新的冷战出现。

  漫长的岁月里,孟享也不敢保证基地没有意外,也不敢保证在核弹涌现后,不会出现核战争的意外。

  面对美国这么一个致命的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打倒,把所有的不稳定因素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美国的财富本身就是一股诱惑,是华夏发展崛起的最丰盛的滋补品。

  “不把美国人折腾到奄奄一息,就太对不起这样的天赐良机了!”孟享只要看到基地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一长串越来越熟的武器名录,就有了彻底干翻美国人的足够底气。

  在某个档案袋中,也已经有了他亲自划定的新版本的北美地图。

  上边标注的属于华夏占领地的范围在越来越大。

  双方那没有诚意的和谈,一点不妨碍双方在世界各地的战争。

  随着美国兵力的收缩,在地面上的战争,双方都集中向了北美。

  华夏大军依旧在加拿大境内征讨,除了那差不多已经全部占领的阿拉斯加外,依然没有直接侵入美国本土。

  同和谈的目的一样,都是在拖延时间,以做好更多的准备。

  一旦攻入美国,战争必将是持续,甚至是漫长的,分基地的武器弹药需要积累,供应大军的其他物资还需要远洋调集,甚至目前在北美征战的260万华夏大军也根本不够。

  既需要弹压地方,又需要征战大军的轮换,二百多万大军看似很多,但洒在整个北美战场根本不够看的。

  于是华夏在获得了北方的一些港口,运兵和运送物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而在此之前,华夏跟美国人的战斗只持续在加拿大境内,以及加美边界。

  美国人本来也是乐得有更多时间,来研究克制华夏超重型坦克、喷气式飞机以及导弹等新式武器的方法,并收缩回来足够的兵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先沉不住气了。

  ……“我们的撤军不是为华夏增添战绩的,而是为了拖住华夏人的精力,积聚我们的力量在美洲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的。”美国将军们不断请战。

  美国人收缩并不是自认对华夏的失败,而是战略上的调整。

  当美国人发现他们无法应对全世界的多条战线后,才有了收缩的战略,准备先击破华夏的北美兵力,再陆续出击的。甚至连华夏不断增兵,美国人也是默许,就是为了一战而给华夏以重击,有些瞧不上华夏散布各处的那点兵力。

  只是他们和英国人给华夏预备的欧洲泥潭,并没有把华夏拖住,反而在华夏大军的压力下,欧洲各国开始纷纷向华夏人投靠了。虽说不是直接加入轴心国,但中立退出战争的选择,无疑是抽美国人的脸。

  他们留住欧洲的少数兵力更是无法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只能给华夏大军多添一份战功。

  欧洲恐怕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