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章 相逢不识_[三国]女谋士的奋斗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暮春时节,柔条纷纷。

  不算打眼的破旧草亭中,两位冠袍磊落的年轻男子正抱膝品茗、举盏对酌。案上唯有长笛一杆,并茶具一副,配上远处的濛濛天色,不由平添几分静谧之感。

  此处临流而设,耳边尽是水声淙淙,不知想到些什么,那位肤色白净的灰袍青年率先出声笑道:“孔明今日怎有些心神不定?”

  被点名的青衣少年应声回神,敛下眸中的清冽波光,不急不缓道:“有劳先生挂心,亮不过感于春时将逝。”

  声音清如佩环,煞是好听。

  司马徽摇头笑笑,心知对方是在刻意掩饰,却并未直接将其点破。

  还记得当年他自颍川而出,择于荆州避难,至今已将近十年之久。他本以为自己与阳翟的故人故事再无分毫瓜葛,谁知避难荆州的第三年,他便再次遇见了那个屁颠屁颠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奶娃。

  是的,二郎。

  两人重遇时,二郎已长成了小小少年的模样。只是不知何故,昔日天真灿烂的聒噪孩童,如今却落得寡言少语、清冷自持。

  没来由的,他似乎能感受到对方的孤单。

  思及近日的所听所闻,司马徽再饮一杯,貌似无意道:“据言瑾兄亲自督建的农学司将将于许都落成,除开堂授课外,还鼓励各州人士尽皆前往参观游学,孔明可有耳闻?”

  诸葛亮终是神色微动,却又不欲让人瞧出自己半分失态,故而佯作镇定道:“郭长珩素来极擅农耕之事,得其相助,曹操势若乘风,不可挡也。”

  话罢,手指却紧紧攥作一团,偏巧藏于茶案之下。

  司马徽深以为然,见小友身姿愈发僵直,不由顺势提议道:“徽早有出山游学之意,既得此机缘,不若你我同去许昌参学游览?若是得幸,还可与故人把手同游。”

  诸葛亮心头一哽。

  说实话,他是怕了。

  当年董卓擅权、雒阳大乱,自己独身上街时,不知如何竟被兄长认出,兄长喜出望外,二话不说便要将他一同带离雒阳,远离这等纷乱是非之地。

  当时的他又惊又怕,惊于离别,也害怕离别。他同兄长折腾抗议数日,兄长非但没有同意他前去辞别的请求,还将他直接敲晕,塞进车中直直带回了荆州。

  自己“不辞而别”,郭瑾定会以为他出了意外,照她执着的性子,当年指不定是拖到雒阳火起的当天才被迫离开。

  他也曾想过学成后要去见她,可每每想到在这糟心动乱的岁月里,对方可能早便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他就开始反反复复地犹豫了起来。

  “郭瑾”二字,俨然成了自己的心结。

  见眼前的少年沉吟片晌,而后二话不说地抬脚便走,司马徽愣怔片刻,方讶然唤道:“孔明这是?”

  诸葛亮回身招手,面上依旧是那副冷冷清清的样子,可司马徽却自他眼中瞧出几分难得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