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5章:牛经济_旧事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林成孝真的拉着黄牛,去了街上的牲口市儿。

  农村的牲口市儿,多设在集市附近的空旷之处,地面楔有许多一尺多高的木桩,用以拴牲口,一道道绳子是牲口市儿最显眼的标志,所以也被叫做“绳会”。

  在绳会上,除了买家和卖家,还有牵桥搭线的中间人,叫牛经济。

  这些牛经纪,一般手里会执着一根醒目的行鞭,鞭梢处系有一团醒目的红缨子,彰显着他们在绳会里独特的地位。

  没错,他们就是这里的主导。

  老话说,中间没人事不成,农村的买卖牛都是不称重的,全看自己的眼光。所以,在牲口市儿上进行交易,牛经纪至关重要。

  他们周旋在买主和卖主之间,凭着“望、闻、问、切”判断牛的优劣,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买卖双方,促成交易。

  当然,每成一笔交易,他们都会挣的一定数额的中介费。

  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据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牛经纪,没有十年八年的摸爬滚打是不行的。

  首先,他们都是熟练掌握《相牛经》的,那古书里讲的全是相牛的本事。“五岁生六牙,六岁生边牙,七摇八不动,九岁如钉钉,十岁裂开缝,十二岁牙提升”,只需往牛嘴里看上一眼,牛有多大年龄,胃口好坏,勤劳程度,便一目了然,心知肚明。

  其次,他们深谙买卖双方的心里。老人们常说,牛经纪个个都是人精,精得头发丝儿都是空的,且个个都是好口才,见啥人说啥话,死蛤蟆也能把它说活了……

  另外,绳会上议价只能用手语,也就是“比码子”。据说,牛是有灵性的,怕它们听到主人把它交易,心里不舒坦。

  所以他们有一套固定的行话与手语,通过暗中摸码交换意见。夏天在草帽下面摸,冬季在衣襟下面摸。挠6捏7卡8勾9拇指代表10,总之里面行话太多,甚至拍个大腿,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因为林成孝喜欢牛,所以每次赶集的时候都会来这里转悠,慢慢的看出了一些门道。

  他这头老牛,以前还是在这个牲口市儿上买回去的,没想到,有一天,他会牵着把它卖掉……

  不过,时隔多年,再次来到绳会,以往人头攒动的绳会竟然格外萧条,并没有几头牲口。也是,如今的牛被偷的偷,卖的卖,再也没有以往的繁荣了……

  何况,现在人们也不讲究了,很多卖家卖家直接谈了。林成孝看着眼前的萧条,想着果然是时代变了,这不就和结婚一样,以前的人们都是指望媒婆的,现在都不需要了,时兴自由恋爱了……

  媒婆快失业了,牛经济也快消亡了……

  林成孝在这里呆了很久,才终于看到一个年老的牛经济朝他走了过来。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