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九章 都统之印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目的地在哪里,车驶离了这里,朝郊外驶去,那里,斯比亚洲拍均放在那里,正准备接受骆天的检视,伦特先生已经先行到了,正焦急地等着骆天,骆天一到,他就将他扯进了仓库里,工作人员已经开了箱,伦特先生说道:“骆天,希望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挑出不合格的拍来。”骆天先看到的是那枚青铜印,工作人员正将它拿了出来,这枚印通高4。7厘米,其中印钮高3厘米,为长方柱形,印台高1。4厘米,印面为方形,边长6。3厘米,印为篆书“都统官印”四个字,在印台台面上刻有“至宁元年五月造”;印台侧面有“都统之印”的字样。

  金代官印可分为早、中、晚个时期,并且以中期的官印最具代表性,这个时期的官印是金代官印中质量最好的,代表了金代官印的最高成就,其印较为规范,圆润流畅,印的背面有凿刻的年款及颁造官印的机构名称,印的侧面有印内容,在纽的上端刻有确定方向的“上”字。金代官印是对唐宋官印的继承,并且形成了粗边栏及九叠篆印的朱官印系统。

  至宁元年五月,这是金代宣宗皇帝执政的时候,那么从它印鉴的研究来讲,分早中晚期,中期应该说最完善最精美,这枚印恰恰是金代晚期的,那么对于研究金代的官制有很重要的价值。都统应该说是一个高级的将领,史料记载,都统能够带的兵在两万人左右,这是一个不低的官职了。

  骆天指着这枚官印说道:“这是清代仿金的官印,是赝,不过比一般的赝要值钱一些而已,伦特先生,这一件必须要剔除出来。”

  清代官印则有如下特点:在一方印的右半边作汉篆书,左半边作满楷书,至乾隆13年开始,用满九叠篆代替满楷书,同治初年,战争频繁,官印易失,便在满汉篆书中加了一行满楷书,以示区别。

  我国的古代的印,元代以前基本上以铜为主,这一件仿的确是青铜的,加上是清朝的铜,在外观上具有很浓厚的迷惑性,但假的就是假的。伦特先生听完喻君的解释,点点头,立刻处理这一件官印去了。

  骆天的视线被一件清晚期的蟒袍吸引住了,吸此他并不是因为这蟒袍有什么问题,而是在作工上的精细很有独到之处,骆天自从与欧阳天相认之后,花了不少功夫在古织物上,毕竟这是自己的弱项,为了更好地消化那些知识,骆天对古织物格外地留意。

  这件兰地纱绣五爪蟒袍通长为161厘米,袖长为281厘米,下摆长为86厘米。整件衣服上绣有八条五爪蟒。其中蟒袍的正面绘有条五爪蟒,背面绘有条五爪蟒,左右两个肩分别绘有两条蟒。

  在《大清会典》一书中曾颁布过“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令。从而也得出了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其实不尽然。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