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九章 大明寺前争佛道,雪花庵里起机谋(二)_百媚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应对初十日的佛道论难,陈监院特意给钱逸群放了假,允许他做完早课就去玉皇阁看书。

  因为张显庸回了龙虎山,藏经阁的执事尚未定下来,钱逸群便有了经阁内的最高权限,拿着书目,想看什么书便自己取了。

  “厚爷,师父让我来帮忙。”

  李一泉站在楼梯口,看钱逸群放下了书,方才小心翼翼地出声道。

  钱逸群早就知道有人站那儿,只是放不下手中的书,便来了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等李一泉开口,他方才抬眼扫量了一番这个柳眉大眼的坤道道友。

  “帮什么忙?”钱逸群问道。

  “我看过这里的书……”李一泉怯生生道。

  钱逸群心道:这算什么帮忙?我也看过,而且正在看。

  不过很快钱逸群就明白自己误解了李一泉的意思。

  李一泉说她看过的意思是,她能背出自己看过的书。

  有一种人,天生就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这种本事落在儒生身上,自然的科举有望。实际上许多进士文豪,都有过目不忘的传说。

  李一泉就有这种本事。

  因为她是年轻后辈,又是坤道,所以没有资格担任藏经阁的差事,不过此刻陈监院却想起了这位身怀“异能”的小道士,鼓动她师父让她来这里协助钱逸群找书。

  这样的确大大提高了钱逸群的效率。因为书目上只有书名,若不是对经典了如指掌,谁能分清《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与《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有什么区别?

  现在钱逸群只需要说自己想找什么内容,便有个人形搜索引擎将相关经典报说出来,更能指出位置所在。只磨合了不到一个早上,钱逸群就可以坐在桌前,如同上网一样让李一泉帮他取书放书,十分惬意。

  “你这天赋从小就有么?”钱逸群好奇问道。

  李一泉轻轻嗯了一声,想起那时候家道还没中落,自己跟哥哥过着钟鸣鼎食的日子。哥哥不肯安心课业,为此父亲总是遗憾一泉生作了女身。

  这段回忆勾起了李一泉的哀思,不愿再让钱逸群问下去,反问道:“厚爷只看术法符箓之书,不用看看其他经典么?”

  “哈,”钱逸群干笑一声,“一泉,你博览群书,可知道史上有多少次佛道之争?”

  李一泉脑中过了一遍,摇头道:“我所见最早记录典册的是东汉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其后一直争论不断,直到至今。”

  “道士是赢得多还是输得多?”

  李一泉沉默片刻,答道:“偶尔赢过。”

  “你倒会春秋笔法。”钱逸群讪笑道,“赢是肯定赢过的,不过我且问你,凡是皇帝主持的大论难,道士可有赢过的?”

  “我没看到过……”李一泉尴尬摇了摇头,心中暗道:我们明明是道士,为何这位厚道长却站在和尚那边?

  “所以说,我们修的是清静无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