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乡村改造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里的演讲结束后,赵北又主持了议员宣誓仪式,发了大烟瘾,无法参加会议,还有一些议员扔了证章不辞而别,使得议员人数减少了近十分之一,不过到底还是凑够了开院最低人数,倒是没有耽误选举各级民政长官。

  按照赵北和黎元洪的约定,每个候选位置都有四名候选人,一人由湖北都督推荐,一人由湖北议长推荐,另外两人则由地方士绅共同推举,选举分两次,第一次淘汰得票数靠后的两名,第二次选举则在胜出的两人之间进行,得票多者即胜出,简单多数。

  在赵北看来,这种选举办法确实太过简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这已经是破天荒的壮举了。考虑到选举出来的人未必能让赵北满意,而且也未必都是共和分子,所以,在议院开院之前几天,赵北已抢先组建了“督政处”,直辖于共和军总司令部,对所有的民政长官均有法律上的监督权,而且只对总司令一人负责,这个部门是专门用来监督官员的,表面上是防止官员贪赃枉法,但同时更是赵北的一条看门狗,负责搜集官员们的黑材料,必要时就能派上用场。

  对于督政处的存在,黎元洪等人曾表示过异议,但赵北一句“肃贪”就将所有的异议压了下去。

  其实,赵北自己也想这么麻烦,他很想做一个军事强人,大权独揽,但问题在于,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很清楚这个时代革命者的口号是什么,所以,只能采取这种办法来控制民政事务,或许,等他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就用不着这么麻烦了。现在他还是“革命先锋”,如果硬学袁世凯,逆时代潮流而动,那么,革命者的下一个革命对象恐怕就是他赵北了。

  但另一方面,对于地方自治,赵北却是完全放手,由各地方军政分府自行处理,在他看来,中国地方太大,各地民情、风俗、习惯、经济各有特点,事无巨细的举国一盘棋是不现实的,与其摁着牛头强饮,倒不如由他们自己去办,办不好是他们的过错,办好了利国利民,也可减少省政府的财政开支,何乐而不为?而且现在基层干部严重不足,仅靠军政府派遣官员根本无法满足地方政务需要,与其大包大揽,还不如暂时放权,扩大军政府地统治基础。

  以县为单位进行地方自治的尝试,这并不是军政府的创举,早在几年前,清廷就已开始了类似的尝试,但那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里头的关键是要防止土豪劣绅把持地方。

  自从清末废除科举之后,乡村的“痞化”就已加速,“书呆子”士绅纷纷跑到城里谋生糊口,这些人虽然迂腐,但好歹还有那么点礼义廉耻,又没有什么政界背景,不敢放肆欺压百姓,平时百姓遇到冤屈,也可请他们出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