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3章 南边来的风(3)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逸意有所指的问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更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特别是对于卢勇这样刚刚投靠过来的“降将”。

  可是却也不能不回答。

  大领导跟你谈心,问你问题,你能装作没听见么?

  “末将不知道,这次晋阳六镇大军……崩溃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不是他们的水准。”

  卢勇的言外之意便是:你或许能赢,但恐怕不会像你想得那么轻松。

  甚至还有可能会输!

  “这里是姜太公的故里,你说他当年就是在这里垂钓,碰见周文王的么?”

  高伯逸问了一个跟刚才几乎毫无关系的问题,听得卢勇一脸懵逼。

  “大概……不是吧。”

  书上说姜尚垂钓于隐溪而遇文王,显然不是这条大河。丹水可不窄呢,再怎么看也不是“小溪”的那种规模啊。

  “这年头已经没有周文王了,更没有姜尚,甚至连诸葛亮都没有!有的只是段韶之流这样的乱臣贼子!”

  高伯逸的话语十分虚伪,其实卢勇此刻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你和段韶乃是一丘之貉,但是话说回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种时代,不是老实人的时代,而是野心家们的乐土。

  就算没有段韶,也会有张韶、李韶,就算没有高伯逸,也会有张伯逸、李伯逸,实际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无非是看谁的船比较稳。

  对于这点,蛰伏了二十多年的卢勇看得十分通透。

  “大都督说的是。”

  “你没有说实话。”

  高伯逸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继续说道:“其实你是想说,下次与段韶交战,他会更谨慎,犯错的可能会更小。

  感受到快无路可走的鲜卑军户们,很难说会不会绝地反击!若是与段韶速战,只怕会正中他的下怀,而神策军骄兵必败,胜负两说,对不对?”

  高伯逸像是能猜透卢勇心中想什么一样,想到的,还没想到的,都被他说了出来。

  最近一段时间,卢勇就经常听闻一些关于高伯逸的传闻,越来越是感觉此人……怎么说呢,大概用“深不可测”来形容比较贴切吧,有着年轻人很少见的沉稳与城府。

  “卢将军不用紧张,今日我们就是闲聊。说说看,以你对鲜卑军户们的了解,这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质朴,很质朴的一群人,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不高。”

  卢勇想都没想就说道。

  所谓“质朴”,就是“愚昧”跟“食古不化”的另一种委婉说法,这就好比说“民风淳朴”在某些场合跟语境里面并不是什么好话一样。

  “刚健、尚武。”

  这话言外之意,就是喜欢用刀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喜欢用脑子去解决。

  高伯逸微微点头鼓励道:“卢将军可以说得更详细一些,事无巨细的举出一些例子来。”

  卢勇开始讲述晋阳鲜卑军户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处在一种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方式。种地和打猎摄取肉食,都不耽误。

  但是很显然,随着突厥的崛起,以及军户人口的增加,农耕所占的比例,这些年已经逐渐增加。换句话说,他们现在与汉族的农民有着更多的相似性,而渐渐的褪去了草原特色。

  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因为农耕收成相对稳定,而且北面的草原被突厥人占据,想去打猎那是很有风险的一件事!

  高洋出击草原带来的各种红利,这些年也都已经消失殆尽了。所以段韶起兵夺权,从内部说,他还是有底层支持的。没有邺城的财富,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活过今年冬天,更别说将来了。

  “卢将军的话,让我心中更有底气了。走吧,一起回去,明天点兵,我来演一场戏给将军看看。”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