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27章 关于高等教育政策的争论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如果一直无法实现,那么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还未可知。

  更重要的是,机器人的成本同样不低,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使用得起机器人,甚至使用机器人的成本比雇佣真人还要高得多。

  如果是这种情况,同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毕竟追求更多利润是企业的天性,成本高自然对企业发展不利,竞争力也会降低,获利能力也会降低,投资欲望就会减少。

  所以很多人对中国教育公司和教育部的这次改革非常有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些考虑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没有人有意见反而会出问题。

  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的人,都知道这么做迟早会出问题,如果到真的出问题的时候再想办法,就已经迟了。

  不过目前还没有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大家都是就事论事,将其中面临的风险说出来,期望能够做出改善,规避风险。

  其实也没有什么方法改善,因为目前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干的,除了减少招生规模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而想要减少招生规模,也很简单,甚至不需要改动现在的招生制度,只要将高考的难度提高就可以将许多人挡在门外。

  说实话,这样的情况并不是赵一愿意看到的,如果真的一味的提高高考难度,就是为了缩小招生规模,和他原本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

  现在的高考难度其实已经不低了,甚至比赵一前世的高考难度要高很多,因为智力牛奶的关系,如果太过于容易了,学生可能真的不需要花费多少力气,就能够考一个高分。

  虽然他不希望学生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应付考试,但是也希望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尽量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不是了解皮毛。

  他不想看到高考难度是为了限制录取人数而设定的,而是回归到教育本身的目的,将高考选拔的目的弱化,强调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

  只要他们的基本功能够满足大学阶段的学习能力,就已经可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新大学生,这才是高考考核的本来目的,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高考作为限制录取人数的门槛,主要还是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来分配资源,只是能通过高考的,并不一定就是需要的真正人才。

  现在如果拿不出来一个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那么很可能下一次高考,就会大幅提高高考难度,将录取比例降低下来。

  所以中国教育公司才这么着急,因为这么做明显不符合赵一的理念,也不符合中国教育公司的理念,要知道这个主意,还是他们率先提出来的。

  因为中国教育公司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际参与者,他们对于下面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最为了解的,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着急。

  因为在他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