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4章 跨国公司和人口增长挑战_阿根廷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兰卡市合作一下。

  现任总统府和圣赫塞的很多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类似的共同点,其实也是和他有很大关系,或者说加强了这个趋势。

  圣赫塞和现任经济部长、财政部长、海关总署建立了比较亲密的联系,甚至可以影响到总统府的一些决策。

  作为不妥协激进公民联盟的地方实权派,圣赫塞的地位也是能排进前十的。

  激进党一直是阿根廷的中间派,既不偏向军队,也不过分依靠劳工阶层,稳定时期可能还好,现在是两边不讨好了。

  弗朗迪西上台后,因为阿根廷的外汇已经枯竭,无法再继续补贴国有工业,所以他必须做出改变。

  但不管是劳工阶层还是军方,都是对经济发展不擅长的,他们的代表分别是必隆主义和前两个军政府,目前只有激进党能搞定这件事。

  圣赫塞没有担任新总统府担任什么要职,他的分量确实是有一些的。

  在布兰卡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也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他的很多发展意见通过拉潘帕省的议员提交到了国会,也有的直接上达总统府。

  拉潘帕省作为小省和新省,并没有太复杂的利益关系,搞起改革来阻力也没那么大,就算有也被圣赫塞扫清了。

  这次拉拢或者说是对科尔多瓦示好,也是有一些考量的。

  弗朗迪西政府制定了“吸引外资+进口替代”的经济政策,总统府高官奔赴欧美,大力进行招商引资,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整个五十年代美国的经济虽然也在增长,并出现相对繁荣,但其增长速度远远不及西欧和日本,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仅高于英国。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美国工资成本高而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除英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

  美国在5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增长迅速,以前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现在拉美地区也开始获得投资。

  纽约的红杉资本则在经过联邦调查局大量的调查,以及付出大笔政治献金,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面临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促使弗朗迪西政府加速工业化进程,这对圣赫塞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坏事,尽管这很大概率上也加速了他的下台。

  圣赫塞也与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建立了联系,不过很多是在政策制定之前,但并非主流。

  现在英资重新进入了阿根廷铁路行业,美国标准石油获得了阿根廷的石油开采权,雪铁龙、福特等23家汽车厂商准备在阿根廷开工厂。

  可以预见,在英美外资的帮助下,阿根廷汽车、石化、钢铁工业将会突飞猛进,但也会给科恩财团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圣赫塞不得不提前做好预防。

  除了石油、钢铁这些重化工业,还有一些新的跨国公司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杜邦,孟山都也准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