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彭蠡先生_大宋的智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了,嘶鸣一声,扬起前蹄虚空蹬踏几下,这才落地,这样的场景在草原上见的多了,云峥稳稳的控着战马,自始至终牢牢地骑在马背上,没见丝毫的慌乱。

  “好骑术!”

  五尺道上有人大喝,云峥定睛一看,前面却是一辆牛车,赶车的是一个老仆,坐在后面伞盖下的却是一个白发老翁,这一声断喝就出自他之口。

  不认识,豆沙县应该没有这号人,老翁虽然年过七旬,但是腰背却挺得笔直,身上穿着一袭宽松的儒衫,手里握着一枚玉如意,一袭纱巾挽住了白发,坐在牛车上自有一股恬淡的意趣。

  云峥又看到牛车上载着的酒肉,叹口气说:“和尚在青山,云深不知处。”

  “老夫只是来看和尚,谁管他在不在。”

  “晚生不意中了和尚的埋伏,不得不狼狈逃窜,惊扰了长者,还请恕罪。”

  老翁捧腹大笑道:“歼猾如鬼,狡猾如狐的云家子也会中计?这倒是奇事,说来听听,免得老夫重蹈覆辙。”

  “彭蠡先生也曾吃过和尚的亏?只是晚生吃的亏太过污秽,不足以道于人前。”

  “好小子,只言片语便能断定老夫身份,确实当得起聪慧二字,这一回和尚总算是没有将老夫推荐贴换成酒喝,道左相逢也是有缘,老夫且问你,因何怒而杀贼?”

  “为了公平!贼杀了人,总不能颐养天年吧,老天不罚,我来罚。”

  “你可以代表上天行事?”

  “不能,晚生只是为了心安,豆沙县养了我,对我有恩,总不能任他遭人荼毒而无动于衷吧,那样的话,非人哉!”

  “如此弄险,岂是君子所为,何不谋而后动?”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晚生报仇三天嫌长,作恶之后立斩与刀下,岂不快哉?”

  “少年心姓,还需磨练,且跟老夫学习荣养之术,三年时间或有小成!”

  “正该如此,晚生也觉得自己锋芒过盛,不是长久之道,还请先生教诲。”

  “孺子可教!”

  彭蠡先生呵呵一笑,命老仆继续前行,去寻找五沟,至于五沟在不在,没有关系,他老人家寻找的只是一种访友的心情,而不是五沟本人。

  云峥长揖相送,只见彭蠡先生大袖挥挥就转过山隘,只有牛车的轱辘碾在石板路上的咯噔,咯噔的声音传了过来。

  老家伙就是黄元狩,乃是唐代赵匡,陆淳一门的传人,这一门的人世世代代主攻《春秋》,手上就有陆淳手书的《春秋集传纂例》10卷、《春秋集传辨疑》10卷及《春秋集传微旨》3卷,这些书非常的珍贵,云峥一直想看,而不可得。

  孔子修《春秋》的用意究竟是什么?过去《左传》学者认为是为了“考其行事而正其典礼,以上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公羊》学者认为是为了“将以黜周正鲁,变周之文,从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