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1、脚踏实地,调查分析_长生可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行了青苗法等政策,意图在不改变田地归属和税收剥削的情况下,保证农户的生产顺利进行……”

  “而徐阶的开公变革,则在均田的前提下,完成了对整个社会面的改造,确定了剥削的存在,掀翻了剥削阶级,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让百姓们翻身做了主人。”

  “可以说,两个变法不仅一个胜了,一个败了,立意上就天差地别。”

  “完全不能划分到一起去。”

  “可实际上呢?徐阶的确紧急拿出了系统性的理论,让他们有了可以指导思想和行动的理论,但贯彻落实却有着极大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那些执行变革的,徐阶的学生们。”

  “他们口中呼喊的口号与心中的认知并不相同,他们只是跟随这徐阶去做,而内心并未真正理解这场变革需要什么,有着怎样的意义,他们是不是因为这份伟大而发自内心的拥护。”

  “他们并不是,他们看到的只有旧的体系被掀翻,而他们作为徐阶的嫡系将登上新的舞台……”

  “所以。”

  “这其实是一场有着新口号的旧式变法,亦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改朝换代,却是没有真正的完成文明的蜕变和进步……”

  张执象一笔一划,如同刻在石头上一样,写着这份调查报告。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

  他已经遇到了很多实例,徐阶自身队伍的不足,导致了底层出现各种怪相,最普遍的一种就是,一个村子内,大伙热衷于斗争,谁都想抢名义,抢大义,然后出各种阴招、损招,然后又没人主持劝导,逐渐也荒废了耕种,然后看谁家粮食收成多,便说他是地主……

  如此一来,风气就坏了。

  风气的问题,徐阶是考虑到了的,所以他不断派遣“钦差”去各地纠风,但就像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一样,王安石也喜欢派御史巡游各地,纠风正法。

  但,没用。

  亦或者说,治标不治本,最开始大家还当回事,后来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两回三回,也就没人期待了。

  当习惯之后。

  人们对于徐阶的热情也会消退,暴露在广大农村面前的,是迷茫,而新的秩序混乱,旧的秩序开始复辟。

  家族宗法开始重新登上舞台。

  很多事情是已经发生的,很多事情是有了苗头,将要发生的。

  不管如何,张执象不认为徐阶的变法成功了。

  虽然农村混乱,但城市内,却做得很好,几乎所与人都在夸徐阶,更是认为徐阶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圣人。

  他们坚信按照徐阶的道路走,大家就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至于农村面临的混乱和艰苦?

  困难是一时的,不过是“技术水平”有问题罢了,等整顿吏治,大家知识文化水平提上去了,就解决了。

  农民穷苦?

  没关系,那都是生产力不够,等生产力发达了,大家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