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老学者”的儿子_重返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耀武刚想打电话,结果看到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钟了,这个时间对方早就下班了。

  “算了,明天再打电话吧………!”

  第二天,刘啸再次跟随父亲来到轴承厂,还是老样子,自己待在门卫室。

  同样是老样子,工厂的妇女上班路过门卫总要看一样,发现刘啸坐在里面后又是一顿唠叨,就是一件事,和刘家拉亲家。

  刘啸也不吭声,这件事交给自己老爸去做,反正一家人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是不会把自己卖了的。

  工厂的上班铃声八点准时响起,然后赵兵起身把铁门关上,再用一条铁链子锁上,整个工厂就里不出外不进,只能通过小门进出。

  “神腿,把门打开,我进去!”

  “神腿,开门,我出去一趟!”

  不断的有人迟到,还有刚上班就早退的,虽然门口墙上贴着规章制度,但就是一张废纸,没有人理会。

  赵兵也习惯了,小门都不锁,任凭工人们进出。

  八点半左右,邮递员来投递报纸,刘啸第一时间就翻看起来。

  别看工厂现在效益不景气,但报纸还是要订的,国家日报、群众日报、辽北日报、辽北经济日报,还有丰城日报,一样不能少。

  不过这些报纸基本没人看,就放在门卫室里,以前赵兵把报纸当柴火烧,现在成了刘啸接触外面的渠道。

  刘啸第一时间找出丰城日报,他想看看张彦鸿的消息有没有登在报纸上,结果没有。

  也对,对方是昨天晚上下班时来的,估计不能这么快,明天再看看吧。

  刘啸相信那位张区长一定会把昨天的事情大书特书一番。

  “看看今天的报纸!”

  刘啸翻看起来,结果在国家日报和群众日报上都刊登了对当前物价飞涨现象的评论,也都是指出要尽快实行改革,以确保市场平稳。

  “看来要开始价格闯关了。”

  刘啸相信国家已经开始准备。

  “也不知道我的那篇文章看没看到!”

  同一时间,王耀武正在和总编辑赵传文讨论这篇文章。

  赵传文也是省内知名的经济学者,从事经济研究三十多年,对国家的经济有很深的了解,他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耀武,这文章写的很深刻,作者是哪个大学的教授?”

  王耀武摇了摇头。

  “老赵,作者不是教授,是丰城第三轴承厂的副厂长,叫做刘向学,你听过这个人吗?”

  “副厂长?刘向学?”

  赵传文努力的回忆,可没有这个名字。

  “不认识,看来这个刘向学是一个被埋没的经济人才,可惜了,这样的人才就应该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跑到工厂完全是浪费,唉,又是一位被时代耽误的人才呀!”

  赵传文也把刘向学当成了一位隐藏在民间的老同志。

  王耀武说道:“老赵,这个刘向学是经济专家,水平非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