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开始了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家两百年的皇帝,难道还比不上五姓七望?这样的感慨。

  当然,现在的清河崔氏权力,财富与名望远远没有达到初唐极盛时期。

  然而就算这样,这个生命力强大的氏族,也积累了远超过旁人的财富了。

  最多的还是土地。

  东武城外几乎所有的田产都属于崔氏。

  或者与崔氏有关,又或者掌握在与崔氏相友善的豪族手中。

  不单单是农作物,粮食作物。崔氏还掌握足够多的经济作物。用来养蚕的桑树,以及更多的麻类植物——这些麻除了可以纺织之外,胡麻还可以榨油。

  崔氏掌握的几处庄园内有足够多的纺织女工,有制陶,有果园,有井,各类工匠,木匠,铁匠,甚至还有几名制弓与造甲的匠人。

  庄园内储备着可供上千人食用数年的食盐,有粮仓,有井水,有圈养的鸡与鹅。甚至还有几处较小的菜园与酿酒坊,可以为贵人们提供绿菜与酒食用。

  庄园的防御力同样极强。超过一丈高的夯土院墙,足够多的武器,方圆千里数以万计的佃户,以及超过一千人的私兵部曲。甚至还有违禁的铁甲与强弩。

  这就是崔氏的产业,崔氏的产业,家底。虽然还有相当一部分族人认为,知识,经卷,书籍与名声才是根本。但同样有部分人对此嗤之以鼻。

  这世道越来越乱了。越乱的世道,就越需要硬实力。

  知识与名望固然很好,但掌握在手里的人口,土地,粮食,武力才是根本。

  而且,这样的根本越多越好。

  “当年汉光武起兵时,也是在冀州啊。”

  黄巾作乱时,一部分崔氏族人就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作为冀州本地豪族,他们从小听惯了的,就是汉光武的故事。与一般人熟知的光武帝乃是天命之子,出道后扫平天下的故事完全不同。

  他们的侧重点是投资。

  冀州本地豪族的投资。

  在官方宣传中犹如天命之子的光武帝刘秀,不过是冀州本地豪族的投资标的。他们提供了兵,财力,粮食与人才。光武帝就靠着这些冀州豪门投资的资源,才扫平了天下。

  冀州豪族因此投资成功。先期的投入换来了百倍的回报。数不清的人获得了从龙之功,从此青云直上,富贵延绵,公侯万代。

  现在看来,又一个乱世降临,也就是说,又一次投资获利的机会来了。早有经验的冀州豪门,变得蠢蠢欲动。

  崔氏也一样。

  如今探明消息,准备往家里赶的崔氏郎君,崔舒,崔子远也一样:

  “耕田之利十倍,贩卖珠玉之利百倍,立国之主获利无数。”

  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的他思考着,只觉得心潮澎湃:“只是吕不韦输了。我冀州先辈却赢了。都是因为秦国太强,以弱凌强,以客欺主。那就是杀身之祸。

  我冀州先辈却不同。光武势弱,我冀州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