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梦魇遐想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方面,则是为未来感到担忧。

  发展工商业以获取利益,是刘备的既定国策之一。但是要如何平衡工坊主人们,以及工人之间的利益。让新兴的资产阶级——这简直是一定的——之前说过的,刘玄德并没有建立一个达到人类终极目标的国家的能力,所以说,用“比较先进的”来代替不够先进的,这本身已经是一种进步——刘备所要保证的便是让这种进步,一直发展下去。并且保证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人们一直具有反抗精神,以及具有足够的政治素养……

  这一切千头万绪,让人觉得痛苦。但又不能不做。

  “所以还是要殖民啊,对外转移国内矛盾。啊,啊。”一想到这里,刘备就觉得有点难受……

  某种意义上说,他这位身份地位以及人品道德都非常高明的人,与青徐之地的诸多邪恶的工坊主人没有本质区别——

  或许,他对于他的工人们更好。他的机械设备更加先进,他的管理理念更先进并且他的经济理论,他的工业管理技术,还有人才培训,还有技术……等等等等。

  这一切弥补了工作时间,以及压迫强度这两点问题。让刘玄德的工坊,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下,仍旧能够以绝对优势,将那些压迫,剥削民众过甚的工坊击垮。

  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三个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刘备自身。他自己并不像任何一个工坊主,商人那样骄奢淫逸。而是在过着较为朴素的生活的同时,将赚来的钱全都花在了应该花费的地方。

  扩大再生产,以及刺激消费,还有进行国家行为的公共工程……

  这就是刘备的第二个优势。他是商人,同时也是一名政治家。这两个身份互为表里。以他旺盛的精力,以及精明的大脑,足以将他麾下的诸多企业组成的商业帝国,与汉帝国的政府机器有机结合起来。使得三义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国有企业。享受诸多的待遇以及好处。

  当然同时,三义行也不会像是那些唯利是图,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商行与商人那样行动。而是将行为基础放在了安定国家,促进国家发展上——这种情况下,刘玄德确认自己的企业不会造成一些资本主义危害……

  但是其他人呢?

  为什么帝国要重农抑商,为什么说起商人,几乎所有人都要喊打喊杀?自然是因为机械,因为工业时代——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对于人民的剥削与压迫之强,是极为恐怖的。

  与之相比,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那种田园牧歌一样的生活虽然无法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却能过上一种较为和缓的,社会矛盾不会太尖锐的生活。

  同时,农民们的组织度,服从性,和斗争性,也不会比工人更强。大规模有组织的工业生产活动,尤其是如此压迫的工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