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立储之争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去年时,南宫曾遭到火灾。当时的帝国正处在与凉州叛军的紧要关头,所以,尽管天子刘宏很不满意,却也不得不暂时放缓了修复宫殿的步伐。

  等到今年,也就是186年,情况变得有所不同。

  一方面国家局势重新变得稳定……至少在表面上重新变得稳定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天子刘宏的心思变得有些……呵呵。

  作为一个非常奢侈,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很高标准的君主,天子实在难以接受自己的宫殿如此破破烂烂的见不得人。

  所以今年年初,也就是在下诏,诏令南匈奴征调兵马南下平叛之后不久,天子便下令重新修建南宫。

  ——不单单是简单的,随便的修缮一下就好。更多的是推倒重建,兴建更加奢侈,更加令人愉快的新的楼台建筑。

  ……

  对于土木工程什么的,刘玄德并没有特别的看法。与古典时代的人们认为大型工程劳民伤财,会损害国力不同。知道罗斯福新政的他明白,大型工程在特定时期,对于国家经济有着足够的拉动作用。

  事实上这一点在春秋时期,齐国管子便已经提到过了——通过国家工程,甚至说提倡奢侈品以促进经济。

  当然,这里必须要着重强调的一点,这必须是在统治者“花自己的钱”为前提。

  大型工程,是要统治者,或者政府花钱,请百姓们修建,以确保百姓们得到好处的。而不是反过来,要求百姓们自带干粮,无偿劳作……这也就成了古典时代政府,对于百姓们的一种“人力税”,也就是“徭役”。

  ……

  很多时候,历史记载都会书写“徭役繁重,百姓不堪徭役,大量逃亡”,可见,这种无偿劳动对于古典时代小农经济的破坏力。

  ——所以说,大型工程也分为两种,一种以工代赈的大型国家工程,又一种强制劳役的大型国家工程。

  前者对经济有刺激作用。后者则是愉快的呵呵。

  而可想而知,现如今,天子刘宏修建的南宫建筑属于哪一种类型。

  “劳民伤财啊。”

  当看到那新修建的,美轮美奂的宫阙,以及庞大,精美的青铜铸物后,刘玄德第一时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就是说:

  先使钩盾令宋典修南宫玉化殿,又使掖庭令毕岚重铸四铜人、四黄钟。

  铜人列于南宫仓龙、玄武阙外,黄钟悬于云台及玉华殿前。

  另铸加以吞吐水的天禄(传说中的兽名)、虾蟆,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用以洒扫道路,极尽精巧,年用钱财皆从全国各地强行搜刮而来。

  ……

  “这些铜料,如果熔铸的话能获得多少钱呢。”

  带着精锐的禁军士兵巡逻时,刘玄德忍不住的这样想——

  虽然说,吐水虾蟆,翻车,渴乌这些技术含量不小的东西,也侧面证明了东汉末年帝国的技术力。不愧是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