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美阳之战·军队职业化的问题_三国之赤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所措,乃至恐惧的心情:

  自己真的能做到吗?

  面对这样的战场,自己真的能获得胜利吗?

  ……

  汉军的列阵速度更快一些。毕竟汉军的职业性,训练程度要比敌人更优秀。

  但是在整备,列阵完毕之后,汉军继续采取守势。这是预先决定的策略。

  以张温这样眼高手低的性格来说,这个决定倒是不算差。

  因为进攻的难度更大,需要牵扯的要素更多,需要更加聪明,更加敏锐,更加努力地把握战机——这一切都是他无法达到的。

  所以。倘若选择进攻。他在忙乱中出错的概率会大幅增加。因此被敌人趁机击败的概率,同样会大幅增加。

  维持守备姿态,而后将指挥权下放给优秀的高级军官。这个战术对现在的汉军来说再合适不过。

  “从这一点说,太尉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汉军阵列的最前方,刘备如是想到。

  与张温一样,他也站在一辆大概有两、三层楼那么高的巢车上,以方便登高望远,观察敌情与指挥作战。

  在刘备身边,是一面巨大的牛皮大鼓,膀大腰圆,赤裸着上半身的汉军鼓手,几名号手,传令兵,以及一名旗手——在旗手周围,是数面不同颜色的旗帜,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军令。

  如何让命令尽快传递给自己的属下,一直是困扰着将军们的问题之一。

  在冷兵器时代,战阵上利用音乐,声音,旗帜来传播命令的方法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真正要说的,是刘玄德编组的旗语,以及灯语。

  旗手的每一个动作,都象征着一个汉语拼音的字母。这样一来,一组动作便可以组成一个更准确的短语——灯光也一样。以灯光的明灭,象征字母,而后组成短语——倘若是在夜间,则比旗语更加有效。

  ——这种旗语与灯语,理所当然,可以将命令更准确,更快速地传递给自己的属下。甚至能让军队真正做到如臂使指。

  这也是刘玄德的冀州新军的改革重点之一。一旦制度成功,则冀州军的战斗力将大幅上升。

  惟一的问题是,这需要更多的,更加职业化的,素质更高的军官与军士。

  军队各部的军候、司马们一面要注意战场局势,另一面也要注意上方命令的话,很容易顾此失彼。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名,乃至几名专业军士,追随在军候,司马们身边,随时注意主帅发出的旗语命令。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给他们配备望远镜。

  以如今的冀州军为例。如今的冀州州兵足有五万,军户动员兵超过十万。十五万大军,以每曲五百人中,需要两名明白旗语,灯语,拥有专业素质的军士计算。就需要六百名职业军士……

  类似这样的,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却非常重要的改革还有很多。

  刘备计算,最终冀州需要的职业军官,军士,至少需要三千,乃至更多——只有拥有如此数量的职业化人才,才可以打造一支刘备期望中的,职业化的军队。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