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八三章 限制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的实力并无改变,对毗邻者而言,也仍然会是严峻的威胁。

  假如,仅仅是假如,考虑到遍布世界的至少几十个管理员里,有这样的家伙在,自己,现在又该怎样抉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是显明的,一望可知,甚至早在深思熟虑之前,就在潜意识中出现。

  但,出于被篡权的顾虑,方然始终没真的迈出这一步,放手让治下的科学家们去从事IT高危分支领域的研究。

  一边是巨大的风险,一边是丰厚的利益,自己,该何去何从。

  内心进行这样的权衡,结论,方然心知肚明,身处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世界的命运,仅仅由几十位管理员决定,在这种博弈态势下,一旦有人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其他人根本就没得选,而必须亦步亦趋。

  这种情形,正如同核武的研发,一旦某超级大国研发出核弹,必然刺激其他大国加紧研发这种毁灭性的战略武器。

  即便研发核弹,长远看来,对任何一国的安全都无助益,核军备竞赛仍然会出现。

  不仅如此,以人类思维的“预见”特性,即便在核武还未出现的时代,一旦有这种武器出现的前景,各国仅仅出于互相防备、担心其他大国抢先拥有核武的考虑,也会不约而同的投入巨资,竞相研发核武器。

  最终的结局,则是加速核武器的出现,即便本质上这对任何一国都无益处。

  遥远的冷战时代,理联与联邦的军备竞赛,就是突出的例证,核武器竞争的顶峰时期,双方皆坐拥数万枚核弹头,与种类繁多的大量运载工具。

  研发、制造、维护并销毁这些核弹与运载工具,耗费国帑,无以尽述。

  今天的NEP大区,事实上,正处于一场空前激烈的竞争之中,认为其他管理员都会与自己一样,既不挑起、也不担心有人抢跑IT领域的研发,是极端危险的认识。

  “危在旦夕”,身处这样一个时代,NEP的情形正如斯蒂芬*霍肯所言。

  一旦认识抵达这样的深度,和平,在方然眼里就变得格外“虚伪”。

  尚未开战,北大陆的表面和平,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几个月前的一次专家组调研曾提交报告,认为这是各大区之战略均势所致。

  彼时的方然,还相当认同这样的论调,可现在,隐藏在这表面和平之下的汹涌暗流,却逐渐让他心有所感,继而猜测,斯蒂芬*霍肯为什么对自己冷嘲热讽。

  或许在教授眼里,NEP大区,很快就会被激进的竞争者所消灭。

  一旦大区被消灭掉,不论是否罹难,对掌控该大区的管理员而言,游戏立即结束。

  永生,长久以来的至高目标,时至今日,方然已不再执着于“同类”、“竞争者”的调查工作,对其他大区的管理员之身份,也意兴阑珊。

  他意识到,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竭力成为偌大一个大区的管理员,这样的人,不论最初的动机与立场如何,最终必定会和自己殊途同归,必定都会憧憬无限长的生命,与绝对忠诚的力量,继而,做出的选择,也必定会是惊人的相似。

  根本无需区分“永生追寻者”、还是“野心家”,身在其位,所有人的想法都将会一样;

  地位,迟早会将他、或者她,塑造成这一副模样。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