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六五章 能耗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不会也有其他的因素?

  譬如能耗,说实话,我倒有这种感觉:

  如果世界一直照这样展下去,技术的限制且不论,盖亚的能源,就会先支撑不住。”

  “唔,的确如此,这是很现实的严峻问题。”

  能源,人类世界运转的一大基础条件,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过去十五年间,联邦的年度能源消耗量增长了近六成,换算值从三十五亿吨标准煤,一路飙升到五十五亿吨标准煤的历史新高,全世界的能源消耗趋势也大致仿佛。

  再考虑到这十余年里,世界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数字的变化就更加惊人。

  在信息技术大潮中,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从衣食无忧变为极度贫困,能源消耗量急剧下降。

  联邦的5,5oo,ooo,ooo吨标准煤之能耗,绝大部分都产生在经济部门,极少数顶层与it从业者的优裕生活,消耗占比则微不足道。

  从这一角度考虑,叠加单位产值能耗的降低,方然粗略预测1488年的联邦,工业实质性产出量甚至会是147o年代的三倍。

  这多达三倍的工业产出,大部分,都是it领域的智能化装备。

  庞大的产出,似乎不能说是一件坏事,但随着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遍地开花,与“全产机”之类庞大体系的6续建成、运转,分布在智能终端到级计算机里的无数自动化系统,其总的能耗水平也水涨船高。

  和平年代,全社会能耗飙升,至多是一个增加装机容量、掠夺海外资源的问题。

  战时,则是严峻的能源供应之危局。

  大洋彼岸的西大6列强,十二亿人口,加上庞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能耗早在若干年前就越了联邦,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本土能源的供给却有限,这也是其走上束棒斧道路、进而动盖亚大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言两语,和兰伯特先生交换意见,两人都认为电子计算机的展,或迟或早,会受限于人类能够获得的能源总量。

  继而,其能够达到的智能化水平,也会因此而受限。

  所以暂时不用担心,计算机会彻底胜过了人,将后者取代、甚至一笔勾销是吗。

  “以目前的基础科学、应用技术水平推测,人类掌握的能源,短时间内不会有飞跃性的提升,不仅可控核聚变遥遥无期,就连相对容易利用的太阳能、地热能,要大规模应用,现在也还不太现实。

  能源供应,对计算机系统而言,是一个中长期的天花板。

  不过着眼于当下,我个人更多考虑的,还是‘电子计算机’这一体系本身的能力上限。

  年轻人,对aiasm和类似的人工智能,你应该了解的比较多吧。”

  “之前有过关注。

  不过,自从来到天……nep_871后,就荒废了。”

  aiasm,是ibm公司早年间研的自动化软件开系统,时至今日,不消说,这一体系必定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眼前事务繁忙,方然并没空多加关注,而且以他的判断,这类通用型软件开系统,对篡夺系统控制权的帮助并不大。

  不过让莱斯利*兰伯特一提醒,思考片刻,他便认识到了问题所在。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