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陛下收玺_孺子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多名太监,与大臣没有任何交流,还因为皇太后就坐在旁边的暖阁里,一切事情还是她说的算。

  进宫将近二十天了,他仍然没见过“母后”的真容。

  出乎他的预料,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第一次御前议政本应平静无事,结果却成为新皇帝的第一个“时势”。

  韩孺子的祖父武帝晚年时变得猜忌多疑,即使对至亲之人也不信任,十年间废黜了两名太子,直到驾崩前一年才选立桓帝为太子,很多人都认为,武帝若是再多活几个月,可能会第三次废掉太子。

  不管怎样,普通的皇子一跃而成为新太子,来不及接受充分的执政培训,因此,武帝临终前指定了五位顾命大臣,辅佐经验不足的新帝,五人分别是宰相殷无害、兵马大都督韩星、右巡御史申明志、南军大司马崔宏、吏部尚书冯举。

  在桓帝短短三年的在位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动,五位大臣随之起伏,却没有被淘汰出局,一直留在勤政殿里,掌握着大楚的核心权力。

  韩孺子登基之后,勤政殿里发生了一点变化,五位重臣变成了六位,新加入者是皇太后的亲哥哥上官虚,他代替崔宏担任南军大司马,崔宏则以太傅的身份参政。与此同时,原本供大臣小憩的东暖阁经过改造之后,成为太后的听政之处,说是听政,所有奏章都要送进去给太后过目,坐在一边沦为摆设的是新皇帝韩孺子。

  这是新帝正式登基的第一天,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可不少:要为早亡的皇兄修建陵墓、议定谥号,从《道德经》里选出可用的新年号,新帝按惯例要大赦天下、发布选贤任能的圣旨,还有一大批官员的任免需要正式确认,诸多事情都必须尽快完成。

  可这些事情与韩孺子没多少关系,他只是过来象征性地露一面,被一群太监包围着,连五位重臣的相貌还没来得及熟记,中司监景耀就替他宣布:“陛下倦怠,要回宫休息,诸卿勉力,大小事宜皆由太后定夺。”

  韩孺子离开还没捂热的软椅,在杨奉等一队太监的护送下离开勤政殿,走向幽深的内宫,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离开囚禁之地,结果机会来得比他的步伐还要快。

  一行人刚刚走过两道门户,回头还能望见同玄殿的飞檐,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太监景耀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出一句令所有人意外的话,“请陛下回勤政殿,有事……有事需要陛下处理。”

  韩孺子对此毫无准备,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目光不由得望向身边的杨奉,很快就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盯着杨奉,好像这样的场面是他事先安排好的,尤其是景耀,目光咄咄逼人,就差直接宣布罪名了。

  杨奉看上去很镇定,这更加深了大家的怀疑,他问:“这是太后的懿旨吗?”

  “当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