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德论大料集_大唐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颊千户”的体制,军民合一,动员的速度非常惊人。

  这时,虽然尚结赞和周围人说的全是西蕃语,可刚刚断案后的还未有退散的汉民人群里,有两位壮汉,是可以听懂西蕃语的,似乎不是特别清楚,但也可知晓尚结赞狂言的大致内容,“太猖狂了!”其中一位黑脸的汉子愤愤说到。

  这时周围的汉民温末们,对他投来了害怕的眼神。

  “若是天子家和这群蕃子再次开战,我定要反正去唐土。”

  “别说了......阿六被射死了,他家孤儿寡母有五十两白银的赔偿,可以啦。”几名汉民温末带着厌恶恐惧的语气。

  “不是赔偿的问题,唐人和西蕃人有官司,被害的是咱们唐人,可凭什么按蕃律来判?”

  “别多嘴啦,昔日天子家的官来理民时,不公平的事不也有,对咱们小民来说,谁来坐衙门还不是一样的。”

  “嘿!”那黑脸汉子义愤填膺。

  这时另外位白脸的汉子摁住了这位的肩膀,很沉稳地摇摇头,示意不要胡乱说话,也不要轻举妄动,看准时机再行事不迟。

  长安城的大明宫紫宸殿内,“河中长武军旧部投敌哗变”的消息也已传至,皇帝十万火急地召集了宰执,商议此事。

  这时中书侍郎萧复也赶了回来。

  在萧复过潼关入同华二州时,当时此二州的刺史还没有得到命令,所以不敢开仓赈济蝗灾里的灾民,萧复当机立断,说皇帝的敕使就在路上,我们提前开仓放粮,那样能多救一位百姓就是一份功德,有什么事,我这个宰相兼天下宣慰大使来任责。

  因为唐律规定,地方刺史必须要得到朝廷诏书,才能打开仓廪救灾,否则便有“擅放”的罪行。

  顺道救了同华二州的百姓后,萧复才归京。

  “陛下,筑城应出其不意,可如今情报已泄,请罢平凉筑城之役,重申唐蕃二家之好,避免干戈,而后从长计议,不可轻开边衅。”很自然,门下侍郎张延赏肯定要借机阻止的。

  “按先前会盟,原州平凉属我唐疆土,在此筑城有何不可呢?”绳床上的李适,语言比较强硬。

  张延赏便解释说,因为当时会盟时双方曾有过约定,划出片“闲田”地带,在这个地带上,不管是我唐,还是西蕃,都是不准擅自筑城屯兵的,所以如西蕃擅自筑城,那里理屈在西蕃,可如我唐擅自筑城,那么理屈在我唐,两相比较,宁让西蕃理屈。

  此刻,有些气愤的萧复便询问张延赏,“我唐理屈,西蕃会毁盟入寇京畿,可如西蕃理屈的话,又如何?”

  张延赏愣了下,接着便说那样道义便不在西蕃一方。

  “那我唐是否可出兵光复河陇?”萧复追问到。

  张延赏哑口无言,良久说如西蕃理屈,我唐出兵复河陇自无不可。

  萧复冷笑道:“西蕃昔日趁我唐内难,陷我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数十军镇,沦我数十万军民为奴,又有什么道义可言?光复旧土,这就是我唐最大的道理,岂用等小蕃理屈!”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