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 jin江独家_盛世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宿谊决定留下来,马崇还是要对军中进行清理的。

  匈奴人可在军中散播言论,岂不是可以动摇军心?大战当前,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

  宿谊本想又弄出一次战争动员,比如放烟花之类,被慕晏阻止了。这要再来一次烟花,真的就拦不住民间的言论了。宿谊的声望太高了也不是好事。虽说现在压着也难,总要注意一下。

  宿谊想了想,放弃了烟花助阵。地雷已经够可怕了,再来烟花,真会让人以为他有什么大本事呢。

  战争动员不能做,宿谊除了管理一下那些新式武器之外,好似没什么可做的了。

  不过打仗要他来做什么,昱朝才是要完蛋了吧。

  宿谊想了想,专门盯后勤去了。宿谊在看电视的时候,总看到会有人拖后勤的后腿。前线将士还在打仗,后勤就敢侵吞他们的军粮,将他们的的衣物盔甲都换成残次品,甚至为了打击某个政敌,故意延迟后勤抵达时间。

  将士们浴血奋战,却吃不饱穿不暖,连兵器都不够。

  我在行军打仗上帮不了忙,难道还不能在后勤上帮忙吗?宿谊背着手,天天去检查后勤了。

  在皇帝如此重视边疆的时候,这时候后勤可没有敢克扣的。不过在分发的时候,还是会有些猫腻在。这都是底下人的小聪明了,和什么朝廷倾轧没关系。

  在宿谊的紧盯下,这些小聪明可不敢使。每个将士碗里的东西都是足量的。

  在边关,最难得的物资反而不是肉和布,而是盐。之前盐的产量非常低,盐的运输也十分困难。不吃盐就没力气,盐和铁同样作为军事物资,被朝廷看重。

  之前朝中一直有人上折子让盐也收归官营。

  宿谊在青州搞盐场成功后,就将盐场的建造图纸和晒盐方法给了皇帝,皇帝立刻让人誊抄之后,快马加鞭送给各地刺史,各地沿海官员也开始搞盐场。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官员因想虚报功绩而出现的类似于胡乱圈地、压榨百姓的问题,但大部分地方官员都不蠢,都是将其作为一件可以收拢民心的事来做。他们都学着宿谊,用钱粮雇佣百姓,不但提高了盐的产量,还得了好名声。

  至于那些借着建造盐场霸占良田,乱摊派徭役的官员,皇帝正等着他们如此做。皇帝下旨就是让各地按照宿谊的方法做,不摊派徭役,不占良田——海边本身也种不了田。这些抗旨的官员们,皇帝就有借口一一收拾。

  收拾了这些地方官,正好腾出位置给下一批科举进士。现在又要新一轮科举考试了。

  而那些在地方飞扬跋扈,以为可以只手遮天的官员大多是和地方豪族勾结。若不是地方豪族需要那些田地,官员过一段时间就会轮值,何必在皇帝特意下旨点明怎么做的时候,还公然抗旨不尊?

  以后进士出身的官员也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