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八十六章 技惊四座_汉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

  许多的兵卒走了过来,人们有的拿碗,有的抱着酒坛。

  到了老兵们近前,前面的人碗,后面的人倒酒。

  刘秀也拿起一只碗,里面盛满了酒水。

  他看着手中的酒碗,大声说道:“这第一杯酒,当敬为国捐躯之英烈!”

  说着话,他转头走出人群。

  这时候,有几名兵卒抬着三副甲胄,摆放在众人面前。

  三副甲胄都是被固定在衣架上。

  第一副,是刘植的甲胄,第二副,是万脩的甲胄,第三副,是景丹的甲胄。

  这三位,都为刘秀的河北基业立下过汗毛功劳,而在刘秀称帝之后,又殁于沙场。

  在场的都是汉军老兵,只看甲胄,立刻就认出是何人的盔甲了。

  看到这三副盔甲,人们无不黯然落泪。

  刘秀走上前去,抬手轻抚着衣架上的甲胄,甲胄立在那里,就好像他们人还在一样。

  刘秀幽幽说道:“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第一杯酒敬英烈!”

  说着话,他倒退两步,高高抬起酒碗,洒于地上。

  “敬英烈——”后面的老兵们,齐声高呼。

  人们效仿刘秀,将碗中的酒水倾洒于地。

  很快,有兵卒上前,为众人的酒碗再次倒满酒水。

  刘秀依旧高举着酒碗,说道:“第二碗酒,祝我大汉江山,国泰民安!”

  “大汉江山,国泰民安!”

  这回,刘秀和老兵们,皆把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等酒碗再次被倒满酒,刘秀将酒碗敬向对面的老兵们,说道:“第三碗酒,敬我汉室老兵!”

  老兵们则齐齐端碗,异口同声道:“敬陛下!”

  刘秀和老兵们再次将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接下来,王常安排部下,就在小校军场内,烤了十好几头全羊,刘秀和老兵们边吃羊肉,边喝酒聊天。

  刘秀没有那么大的架子,更没有做皇帝的高高在上,恰恰相反,现在的他,比以前做萧王的时候更加平易近人。

  当然了,也可以说刘秀是在故意做姿态,装样子,但一个人,若能始终如一的故作姿态,装样子,那也是人家有常的本事。

  其实,刘秀的骨子里是很清高的,因为他是太学生,当时的高材生。

  也正是因为他有这种清高的劲儿,他从不摆皇帝的架子,哪怕是自称,他最长用的也是我,而不是朕。

  刘秀的这次巡营,可谓是大大振奋了新军的士气。

  刘秀在校军场内,那技惊四座的一箭,当真称得上是神武。

  另外,刘秀对老兵们的厚待,不仅团结了老兵,而且也给新兵做出了榜样,让新兵们都清楚的认识到,辅佐天子,为天子征战,那是很有前途的,早晚有一天,自己也会由新兵变成老兵,也会得到天子的这般厚待。

  相隔不久,邓禹派邓宽抵达洛阳,同时还带来了大司徒和梁侯的印绶。

  邓禹的辞呈递交上去,迟迟没有得到天子的回应,但邓禹也有听说,这段时间,朝中弹劾自己的大臣极多,为了自己,连天子都要顶着巨大的压力。

  邓禹不希望刘秀因为自己而为难,这次他也不递交什么辞呈了,而是直接上交印绶。

  看到邓禹托邓宽送来的印绶,刘秀禁不住长长叹息一声。

  清凉殿,大殿。

  刘秀看向邓宽,问道:“阿宽,令兄近来可好?”

  邓宽是邓禹的亲弟弟。

  因为邓禹的关系,刘秀对邓宽也很熟。

  不过邓宽年纪小,对建武朝廷也没什么功绩,但后来他却能被封侯,这也全是因为邓禹的关系。

  邓宽向刘秀欠身,说道:“家兄一切安好,烦劳陛下挂念了!”

  刘秀点点头,看着摆在桌案上的两只印绶,他思前想后,将大司徒的印绶收了,将梁侯的印绶向前一推,说道:“仲华引咎辞去大司徒之职,我可准许,但梁侯之印绶,阿宽带回去吧!”

  “陛下,这……”刘秀向他摆摆手,打断他下面的话,正色说道:“仲华卸任大司徒,可暂任右将军之职!”

  邓宽闻言,连忙向前叩,说道:“微臣代家兄,谢陛下隆恩!”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