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一章 春秋四百年来,何战最大?_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戎,所以,秦国便能信于天下,由秦族成为秦国而无人可说,此乃民意,乃护卫中原的功绩,是以,先生此问,必然是在于大秦护卫百姓之心。”

  “便如当下,秦国据守雄关雁门而对抗北狄,雄关不失,中原安泰,此乃社稷之功业,秦国也因此可获天下民心,天下百姓亦能为大秦所佑,秦得天下民心,便可得天下土地,我等守卫边疆的将士,时时不可忘此道理,此乃,日后秦国立国之根也。”

  “所以,替周王室驱逐西戎让秦国得以立国,为天下百姓守卫雁门可让秦国得以恒强,若是雁门主将没有这番雄心,又岂能担此重责,先生格局,本将钦佩。”

  嬴政闻言,顿时大悦。

  百姓们更是纷纷喧哗起来,一个个略略所思由古成所言。

  赵国为什么能够聚拢民心,为什么多言赵地多义士。

  那便是,赵国处于中原腹地的上游,一国之力,抵挡胡虏两百年。

  两百年间,赵国死的人可谓是秦国的多少倍。

  所以,赵国才能够凭借百姓,抵抗秦国几十年,宁死,宁易子而食,也决不投降!

  若是秦国也能如此做到,那天下百姓亦能在秦国的统治下,有空前的凝聚力,将会让天下义士齐聚,民心聚拢,则天下安定!

  此刻,百姓们纷纷对这个突然出现的赵牧开始另眼相看。

  一个个由不屑变得充满了敬意。

  蒙骜笑道:“不愧是他啊。”

  李牧淡淡说了一句,道:“可!”

  随即,李牧再次问道:“春秋四百年来,何战最大?”

  李牧话音刚落,杨熊收起了轻视之心,率先说道:“春秋之战,晋楚城濮之战最大。”

  李牧看向杨熊,问道:“何年,何事?”

  杨熊略微思考,立刻说道:“时为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五年,楚成王四十年!”

  “楚国为当时春秋霸主,此战出动战车万乘有余,联兵陈蔡曹卫四国!其规模之巨,至今尚未重现。”

  “晋国出战车六千乘,联兵秦宋腾三国!其结果,乃是楚军大败,晋国因此独霸于天下。”

  李牧接着问道:“那将军可知,此战,开何战法之先河?”

  杨熊不犹豫,顿时说道:“此战之特异,乃是首开车马战,并以弱胜强之先河!”

  众人纷纷点头。

  当初晋国和秦宋腾的联军,相比之下,比楚国等五国联军,规模上要少上一半。

  而且,这一战,最大的特点便是车马。

  双方都是举国的乘骑对攻。

  规模之宏大,旷古绝今。

  李牧的问题,也可谓是极为的久远,若非对战事非一般的了解,根本就难以回答的出。

  可见四位秦将,也绝非泛泛之辈。

  嬴政即便是熟读兵书,对这些久远的战事,也都是一知半解。

  百姓们亦是听得津津有味。

  李牧顿时又问道:“那四位将军,谁知道,此战不论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