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高平县令_汉末之龙起荆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子有所不知,我二人也曾在颍川书院学习,不过只是旁听,不过自感才学不足,因此这才准备前往徐州。”

  刘琮一听也是明白了,古代人喜欢敝扫自珍,学问岂是这么轻易传给所有人!戏忠这种聪明人听到了一些,但是又有许多不明白的,但是呢,只能换个地方求学了。

  “嗯,听闻颍川书院有不少才杰之士!如郭嘉,郭奉孝!”

  “呵呵,奉孝乃慈明公关门弟子,为人聪慧,我兄弟二人却是有所不如!”

  戏忠二人听刘琮提起郭嘉,脸上也是一阵羡慕,两兄弟戏忠年龄大一些,今年已经二十有四,戏仁年龄小一些,如今不过十九,与郭嘉同岁。

  郭嘉出身名门,出自是颍川郭氏,郭氏数世皆传习法科,东汉郭家为三公者一人,廷尉七人,侯者三人,刺史二千石侍中、中郎将者二十余人。侍御史正监平者甚多。

  郭氏也是法家之人,即便郭嘉并非主家之人,但是其家世也并不会差到哪里去,比起戏忠这类寒门强太多了。

  “兄长,弟以为兄长并不会比郭奉孝差,郭嘉不过是沾了颍川郭家的光,若是兄长也是世家出身,想必!”

  “仁弟,不可胡言乱语!舍弟唐突,让公子见笑了。”

  “无碍,今日二位遭受山贼,想必已经累了,今日好生歇息,路上琮再与两位先生交流!”

  刘琮让刘毅腾出了一辆豪华敞篷全景马车,不过可能有点挤,上面还有两个孩子,刘琮下车的时候看到戏忠在盯着装有书籍的马车痴痴的望着。

  汉朝时期,书籍珍贵,因此知识便是格外珍贵,刘琮所带的书籍皆为抄录,刘表本身藏书极多,刘表为太中大夫之后,得汉灵帝准许,多次前往东观抄书。

  而刘琮则是抄录刘表的书籍,如后世不全的吴子等书刘表都有收藏,不过刘表更多的是儒家经学!其次便是易学,如《周易》等,兵法较少,只有《吴子》《孙子》《尉缭子》等不到十册,兵法两百余卷而已。

  东汉学者都有藏书的习惯,如蔡邕,蔡邕藏书起码超过万卷,日后送给王粲的就超过六千卷,留给蔡文姬有四千余卷。

  至于寒门士子,书籍是他们最渴望的,买竹卷抄书,一般人有如何肯轻易将书籍给到别人抄,弄坏了怎么办!

  刘琮也不着急,哪有一个十岁的孩子一见面就说,先生,你愿不愿意在我麾下效力!别人不知道,但是刘琮自己肯定会认为这个孩子脑子有点问题。

  好在路途上的小插曲并不多,本来打算去一趟东缗,后来刘琮决定放弃了,如今还不是时候,再等等。

  “二位先生,这些日子琮与二位先生交流甚多,颇为受益,希望来日还能与二位先生交流!”

  “公子客气了,我兄弟二人能遇到公子,是我们的福气,如此便不在打扰公子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