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0章 风波_官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克里莫夫代表俄方跟安北市政府签署了实质性的合作协议,在协议上明确了一些东西,比如项目什么时候开建,资金何时可以到位,围绕项目建设的新公司——何时注册成立并真正运转,等等。

  这是原则上的问题,双方经过商讨都予以认可。而在协议上,安北市官方也做出了目前在政策允许框架内的最大让步,包括税费上的优惠,政策上的支持,乃至全方面的体制保障和对项目的一路绿灯的保驾护航。

  为了这个项目,安北市政府也算是极尽心力,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和热情,在项目的立项和操作上,堪称灵活掌握,否则,根本就不会这么快办妥基础性手续。要是按照常规,拖起来,几个月正常,半年至一年也属于正常。

  市长劳力如释重负,觉得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他指示市府秘书长唐雪松作为中间协调人,经贸委主任何县临和骆志远作为具体的牵头者,与克里莫夫一行继续细节性的合作谈判,推进项目落地。

  用劳力的原话说,就是他要在一周内见到实质性的进展情况汇报——这既是要求,又是命令。

  第二天一早,唐雪松、何县临和骆志远三人都一起赶至酒店,安排克里莫夫一行人的早餐和接下来一整天的活动。

  唐雪松和何县临陪着克里莫夫在餐厅用酒店刻意准备好的俄式早点,连牛奶都迎合了克里莫夫个人怪异的口味癖好——先加温、然后加冰块和少许柠檬汁。克里莫夫似乎忘记了昨天座谈会上的各种不愉快,表现得极为友好。

  见他如此,唐雪松和何县临自然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们奉命跟俄国人打交道,目的是促成项目落地,只要项目落地,他们就算是完成任务,再也不需要看眼前这个“很屌”的俄国人的脸色行事。说实在的,作为领导干部,他们平素高高在上、接受下属的前呼后拥和巴结逢迎习惯了,真要拉下脸来去伺候一个俄国人,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

  但现在,你就说破天,项目摆在第一位,克里莫夫就不能得罪。

  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们刻意逢迎的态度,助长了克里莫夫的骄矜习气。当然,反过来说,如果过于刚硬就显得不太礼貌,克里莫夫似乎同样有理由反弹和鸡蛋里挑骨头。

  总而言之一句话,克里莫夫这人很难打交道,但唐雪松也好,何县临也罢,乃至骆志远,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跟他沟通斡旋,力求达到和实现市长大人的意图。

  骆志远则在跟尼娜谈着克里莫夫一行今天的主要日程安排。

  吃完早餐,由市里安排车辆,送他们去鹏程镇查看项目选址现场。

  看完现场,然后就有些项目的具体问题,由唐雪松三人代表市里跟克里莫夫继续商谈。会议同样放在鹏程镇政府。

  如果前两项安排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