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声名大噪_官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天,在媒体和各界政商贵宾的围观下,波罗涅夫与老契科夫等两三个老友打了一场高尔夫球,以证明他的健康恢复程度。

  第二天,莫斯科各大报纸都对此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报道,对“神奇的东方针灸术”极尽渲染。骆志远在莫斯科声名大噪,“东方神针”的名头不胫而走。

  莫斯科医学界为之震动。很多大医院的管理者,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找上波罗涅夫和霍尔金娜父女,要与骆志远会面。有的甚至直接提出了高薪聘用的要求。

  骆志远统统谢绝不见。

  对于莫斯科媒体的报道,骆志远没有放在心上,更不会飘飘然不知所以然。渲染也好,炒作也罢,总之他很快就会离开莫斯科,自此之后,说不定就再也没有机会再来俄国。只要他一走了之,一切就会都烟消云散。

  所谓的“东方神针”名头,对他真正犹如浮云一般。

  第二天,骆志远就开始收拾行装,做离开回国的准备。

  安娜要与他一起回去,继续她在华夏的中医学习。

  霍尔金娜苦留不住,就生出了一个主意。

  莫斯科医科大学是霍尔金娜和安娜的母校,同时也是一所很多华夏留学生学习的高等学府,过去几十年曾经为华夏培养出了不少医科人才。

  在前苏联支持华夏经济建设的“热恋期”,国内送来了很多医科生在莫斯科医科大学进修,久而久之,虽然日后华苏关系破裂,但莫斯科医科大还是成为华夏留学生集聚最多的俄国大学。

  霍尔金娜通过莫斯科医科大的华夏留学生会的主席欧阳亚男,代表莫斯科医科大华夏留学生会找上了骆志远,再三殷切邀请骆志远去莫斯科医科大作一场关于中医方面的演讲。

  如果是霍尔金娜或者安娜出面邀请,骆志远肯定一口回绝。但霍尔金娜让欧阳亚男代表华夏留学生出面,打着弘扬中医国粹和传统文化的旗号,骆志远就有些不太好拒绝。

  “骆大哥,您也别想得太复杂,其实就是给在莫斯科医科大学的留学生作一次演讲,给我们这些身在异国的留学生们普及一下中医的理论知识,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的,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了。”欧阳亚男来俄国已经五年,在莫斯科医科大读完本科又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是一个开朗、自信、坚强、独立的女孩,来自国内的江南省,骆志远对她的第一印象极佳。

  “骆大哥,给小妹一个面子,算是给我们一百多名华夏留学生涨涨面子、鼓鼓劲!”欧阳亚男笑着诚恳道。

  其实欧阳亚男比骆志远还大两岁,只是骆志远成熟沉稳,心理上早已不把自己当成年轻人,所以对欧阳亚男的称呼也就默认下来。

  霍尔金娜和安娜在一旁默默地等候着骆志远做决定,没有开口说什么。安娜持无所谓的态度,骆志远留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