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三章 我是大宋天子_两千年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后的宦官说道:“把我的刀鞘拿过来。”

  在查案官员不解的目光中,宦官很快取来了一只刀鞘,呈给赵光义。

  赵光义拿过这只刀鞘,看了一眼下面的查案官员,拿起桌上的凶器放入刀鞘,严丝合缝,完全契合!

  “呃,这……”看着这一幕,查案官员忽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一颗颗冷汗不断从额头上流下。

  赵光义眯着眼,脸上带着冰冷彻骨的微笑,随手一丢就将这柄刀丢到了查案官员的脚下。“爱卿,不捡起来看看吗?”

  “官家!”查案官员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头重重地磕在地上,“臣有罪!臣有罪!还请官家惩罚!请官家惩罚!”

  一边派人去杀人,一边又要求下属严查,赵光义在庙堂之上就轻易拆穿了手下人屈打成招、草结人命的小把戏。

  即明白无误地告诉了下面所有人,我的眼睛是雪亮的,谁都别想在我的眼前耍花样!

  又发出信号,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记住了,我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温和好说话的晋王了,我是大宋天子!

  最后,更是给朝中的官员来了个敲山震虎,都给我看清楚了,从此清白做人,好好做事!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一点在皇帝身上也是如此。

  新皇帝上任,短短几个月内,便忽然下令开科取士。

  而这一次开科录取的人数,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一百零九人!

  这很多吗?

  是的,这确实很多,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多。

  宋太祖一朝,基本年年都有开科取士,最多的一次是在开宝八年,三十一人最少的一次是在乾德六年,六人。

  太祖在位十七年,开科十五次,一共录取一百八十八人,而赵光义仅仅一次录取,就超过了这个数量的一半。

  他想做什么?

  赵光义命令这些人打理好行装,除了少部分人,其余全部都踢到了地方上去。

  在临行前,赵光义温和地告诉这些人:到了地方上,好好工作,要是发现了什么不利于百姓的事,可以尽快处理。

  言外之意:不必上报。

  直接点说:先斩后奏。

  就是这样,赵光义通过录取大量的考生,并且给予他们较大权力的方法,开始了对宋朝的改造。

  通过这种方法,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他就成功地把全国所有州县的行政权完全收归中央。

  宋太祖时期,由于一直对外战争的原因,全国很多的规章制度都只是临时性的,有不少州县都有着自己的特权。

  但这一切,全都到此为止,谁都别想和皇帝讨价还价!

  此外,赵光义雷厉风行,迅速整顿钱币,规范大宋的市场。

  先是禁止江南等地自行铸造铜钱,民间有藏储这种钱币的,一律交给官府等价交换,不想给的,弃市处理。

  然后重新规定钱币数量。

  唐朝天祐年间,每百钱就是一百个铜钱,童叟无欺天祐以后出现兵乱,降低到了八十五个到了后唐时期,又减到了八十个后汉时,变成了七十七个。

  等到了宋朝建立,赵匡胤开始休养生息,规定每百钱上升到八十至八十五之间,但由于各州各地仍然有私造铜钱的问题,真实的数字其实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水平。

  赵光义下令每百钱提升到七十七,并且严格规定每千钱的重量必须达到四斤半以上,在钱币的数量和质量上都留下了一个硬性标杆,逐渐让宋朝铸造出来的铜钱成为了这个天下最坚挺的硬通货。

  短短几个月内,赵光义以他强悍到惊人的政治才能,将整个帝国,在没有激起任何一丝波澜的情况下重新拉回正轨。

  全国一盘棋,他甚至比他哥哥更熟悉!

  ……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