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谢氏一门三康乐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人,谢苏卿自然清楚此事,不过在他看来此事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所以一直未曾理会,只是今日有事外出,返回时刚好路过自家的别院,心血来潮之下想要见见这位让公主殿下青眼的年轻人,结果恰巧看到徐北游御剑的这一幕,还被这年轻人一眼就识破了身份,这位谢家家主不由得生出三分诧异和惊奇。

  不过谢苏卿很好地掩饰过去,笑道:“正是谢某人,想不到徐小友竟然也知道老夫的名号。”

  徐北游道:“当年太祖皇帝册封十二位上柱国,令祖康乐公正是其中之一,传至先生已经是第三代,士林之中盛誉为江左一门三康乐,大名鼎鼎,又有谁人不知?”

  这话倒不是徐北游故意吹捧奉承,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谢苏卿的祖父谢公义当年号称江左第一人,年轻时以诗一道闻名,中年时潜心佛道义理,及至晚年,融汇儒释道三家,自成一家学派。学术上已经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可谢公义真正得意之处却不在于此,而是他慧眼识人,早在萧皇还未迹时就已经投效萧皇,先是扶龙,后又乘龙而起,使得谢家在江南一众世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大世家。而且当年若不是林皇后独霸后宫,谢公义差点就将女儿嫁给萧皇,做了皇亲国戚。

  谢公义已经是如此,可他的儿子谢宗也毫不逊色,自幼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褪概中教之,一见不忘。五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七岁能属,赋诗有老成语。十岁,日涌数千言,终身不忘;十二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黄龙三年,年仅二十三岁的谢宗承继爵位,进京朝拜萧皇,一番君臣奏对之后,被萧皇盛赞为“宗殊有凤毛,公义后继有人矣。”凤毛麟角由此而来。

  黄龙五年,谢宗不以恩荫入仕,而是参加江州科举,名列榜解元。次年,进京参加会试得中会元,殿试被萧皇钦点为状元,连中三元,名动天下。

  其后入翰林院,选为翰林学士,太平元年,入值渊阁,进内阁中书,参与机务,后又兼东阁大学士,位列群辅,一时诏令制作,皆出其手。

  真正让谢宗名扬天的则是太平十年时萧皇下旨编撰《郑史》,任命谢宗为总裁官,太平十九年,历时九年的《郑史》编撰完成,谢宗以此获得巨大人望,其士林地位甚至拔高到与其父并肩的地位,不过世事难料,随后谢宗就卷入了太平二十年的那场朝堂争斗之中,因此殒命。

  新皇登基之后,厚待谢氏一族,下旨由谢宗之子谢苏卿继承康乐公爵位,有祖父和父亲珠玉在前,谢苏卿自然也不是庸碌人物,他不但是江南清谈无双的名士,更是以通晓禅理,擅长楷书,精于金石,工于鉴藏,尤擅山水墨画而闻名于世,这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