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十九章 升级计划经济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央计划委员会的工作会越来越重。甚至早在二十年前,控制论学者就指出,再过五十年,不找到办法的话,苏联的人力几乎都要进入中央计划委员会工作。这种论调略有些危言耸听,不过确实很容易让苏联碰到平静。

  计划经济本来就有一些偏差,需要随时修正,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总不能和朝鲜学,每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就来一年作为调整期吧?苏联面对的压力和朝鲜面对的压力完全不是一回事,苏联要一边和美国对抗一边发展。

  “总书记,你是准备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控制论实践么?”阿布利耶夫院士表面上很淡然,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这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主张,虽然历任总书记都吸取过其中的部分方法,可从来没有像是这位克格勃出身的总书记这样,真的开始考虑升级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这里面的牵扯也不小。

  “只是试运行,克格勃经济管理总局下属一共三千五百家国有企业,这是长时间以来克格勃试运行的企业,当然了,这些企业的运行都很良好。甚至比一般的企业都好,我决定就用这部分企业进行试验,来实践控制论。推动全国自动化系统,尽最大可能削减国家的人力负担!”要说最信任的一批人,那当然是肃反工作者,以及那些克格勃系统的人。

  开拓社会主义的电子时代,他称这个充满巨大野心的项目为全国自动化系统,旨在使用技术手段合理流畅地对整个计划经济进行控制。系统将依据国家制定好的计划而非市场价格作出经济决策,这样就能在事情发生之前由电脑模型加速预测出经济的平稳走势。

  “用最适合管理人才来维护最为良好的管理机制,基于电脑的自主发展和信息传输。对苏联每一个民众进行平等的技术武装,这样给予了民众自主权,同时也能压制官僚。在往上,可以让我们摆脱对总书记的依赖,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斯大林总书记的能力。”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后面的畅想都还很遥远,目前还是想办法扭转计划经济的瓶颈,虽然这种瓶颈现在还没有让人感觉出来。”

  谢洛夫忽然闭口不言,因为他差点就把不远了、不远了这个被民众嘲讽的口头禅说出来。但相信这些专家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英特网已经有了,苏联能不能实现技术治国,摆脱对苏联总书记的依赖,他也不知道,必须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

  把全体苏联人和英特网牢牢绑定,没准是几十年后的事情,到时候谁想要摧毁苏联,就必须连和全体苏联人牢牢绑定的英特网一起摧毁。那样的话,第一刀就会让所有苏联人一下子痛醒,思考是不是苏联出现了叛徒。

  “你们直接去经济管理总局的总部,不在卢比杨卡。”谢洛夫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